更新时间:2013-1-9 10:10:08
(
编辑:温情
) 【
大
中 小】
手机访问
前言: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不仅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永恒命题。 |
|
|
【音响网资讯】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时尚话题并非理论时髦。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不仅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永恒命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可否认,当代中国事实上已跨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正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来突破文化创新的科技瓶颈,正通过自主集成创新来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无缝连接和高度融合,也正通过自主产品创新来创造文化品牌并强化文化产权。
[敏感词语]同志曾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这3个“从来没有”,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国家前途到民族命运,说明了“科技发展”的重大意义。当然,“科技发展”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文化产品的内涵提升、文化业态的界域开拓、文化服务的品质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欧美发达国家就开始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讨论。迄今为止所出现的“知识经济”“文化产业”“数字地球”“互联网生存”等等新概念,都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产物。一些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已经逐步形成包括网络服务产业、数字游戏产业、电脑动画产业、移动内容产业、数字影音应用产业等为主的数字内容产业群,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现代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这种产业的“自生能力”来自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开辟的“商业模式”。
所谓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质上是高新科技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切入。也就是说,当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领域对科技发展的形态颠覆和伦理建构还心存狐疑之时,科技发展主要以增量创生而非存量转型的方式创造着“新文化”。其切入的路径是“技术集成”而目标是“模式创新”。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与科技融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科技成果和技术积累,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文化领域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强化发展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现代技术日益深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并成为主导的时代,文化意义的创造往往产生于它的技术表达方式的创造。在这里,没有对技术表达方式的全面洞悉和深刻理解,就不会有当代意义上的文化创造。有的发达国家把这类文化产业称为“文化创意经济”,就是说它通常发生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它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通道,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物化文化创意,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由此而实现产业的“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管理的企业,获得市场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的能力”。高新科技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切入,实质上是开辟并建立一种“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刺激着大众的文化消费从而实现着产业的“自生能力”,并进而影响着文化业态的消长。这是因为,新的技术手段能更有效地传达文化创意的理念与内涵,能让大众更便捷地接受文化产品,从而拉动并扩大文化消费,实现文化需求与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个建设要以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为重点,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
综合学者们的看法,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是改变了文化的体验方式,二是扩大了文化的消费需求,三是丰富了文化的生产要素,四是提升了文化的构成品质,五是激活了文化的原始创新,六是催生了文化的新兴业态,七是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八是改善了文化的储存效果……科技使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进入生活,扩大了文化的覆盖面并增强了其渗透力。我们原本意义上的文化工作者,也因为自己的生存焦虑而发出“文将不文”的叹息。
李长春同志曾指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这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反映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他还指出:“要加快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请注意,是“企业”而非“个人”成为主体,创新不是“个体”而是“体系”。我们应正视我们正走向一个文化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一体化”的社会,文化的心智需借助科技的翅膀高飞远翔。
对于“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有学者提议“实施特色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即: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的高新技术应用产品开发,促进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和新业态的形成;逐步完备设计开发、研究咨询、内容制作、系统集成、营销策划、消费与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加快培育集提供网络引擎、数据存储、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和形成一批有规模的特色文化产业创新集群。我以为这是一个以“特色”显“个性”的好主意。
四、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30人候选名单已在《光明日报》(12月11日)公布。分析这些“年度人物”所代表的“文化企业”及其所选择的“商业模式”,对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发展会带来有益的启迪。
在上述“年度人物”所代表的“文化企业”中,涉及产业园区管理、电影院线运营、产业综合控股、产业理论研究、IT图形制作、陶瓷烧制技艺的各1个。其余以主题公园为主的2个、与出版发行相关的4个、主题网站运营的5个、影视动漫制作的6个。最多的是相关舞台演艺的,有7个之多。很显然,这里的出版发行、主题网站运营、影视动漫制作、IT图形制作、主题公园等“文化企业”都体现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也就是说,候选年度人物及其文化企业近90%都具有较高科技含量,都体现为科技驱动的“商业模式”。
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追求的是文化产品生产的“集约”效应,是由科技驱动方可实现的“文化工业”。作为“工业”的文化产品生产,不可避免地带有“同型批量”的特征,但“同型批量”并非不讲“个性”不讲“创意”。事实上,上述“年度人物”在同业竞争中得以胜出的原因就在于“创意”先行、“个性”制胜。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创意”关涉“文化”却并不独属“文化”,它更多地体现为既有文化的“跨界创意”和“集成创新”,体现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发展,体现为“商业模式”的利润驱动与“文化业态”的转型升级。
通过分析我还想强调两点:其一,在同一业态中,要找到自己独特的运营定位,也就是找到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比如主题网站运营,就有新闻、文学、艺术品各1个和网游2个;又比如相关舞台演艺的,有基层演出“积腋成裘”的1个,有集团演出“做大做强”的1个,有中介创制“批量经营”的1个,更多的则是结合旅游——有4个之多。其二,主体业态的链锁运营是文化资源转变为商业资源的最佳模式;而作为成功的产业运营,不仅体现为主业的链锁更体现为相关业态的延伸。这一方面,总部扎根深圳的华强集团、华侨城集团和雅昌集团最见成效。
五、虽然说“文化成为产业是借助科技实现的”,但我们目前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关注,似乎还缺乏通过这种“融合发展”形成有效“商业模式”的自觉。这显然不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自觉推进。
2012年12月上旬,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在安徽滁州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文化创新高峰论坛。其中较为重要的“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的论文有《文化科技融合与博物馆事业的创新与实践》、《文化科技融合与图书馆的创新实践》、《文化科技融合中的新一代广播电视》、《文化科技融合与中国动漫产业的优化发展》等。除上述论及具体业态的,还有从宏观视角着眼的,如《论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之关系》、《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博览会与文化科技融合及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等。
从上述论题不难看出,我们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学理归纳,似乎更关注博物馆、图书馆、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这也就意味着更关注政府的事业投入而不是社会的产业抉择。当然,上述论文对我们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逐步推进和时代标高还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在其中看到了博物馆文化科技从“自然需求融合”“自为随动融合”到 “自觉主动融合”的进阶;看到了在经历资源数字化、集成服务这两种发展范式后,数字图书馆正在进入以“学科化、知识化、智能化、泛在化服务为追求目标的“知识化服务”发展范式;还看到了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为核心技术支撑……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但我更看重的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平台构建。
面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我想推介《博览会与文化科技融合及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洪振强)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文章鉴于我们对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和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平台、手段较为忽略,认为应强化“博览会”对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平台”功能,包括集聚功能、展示推广功能、交流切磋功能、比较竞争功能、品评研究功能等。论文告诉我们,近代意义上的博览会一诞生就与文化和科技紧密相连。我国以“深圳文博会”为代表的各类文博会,当下也关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课题,但似乎还缺乏运用这个“平台”所具有的多重功能的“自觉”。我们今日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需要更自觉地关注并融入博览会这个平台,更要自觉借助这个平台的多重功能开放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这样,我们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发展就会做得更好!
更多相关:
音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音响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