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7环绕声处理器
●频率响应:20Hz-20kHz(除去低频效果通道)/10-200Hz(低频效果通道)●信噪比:>90dB(500mV输入、500mV输出)/>80dB(2V输出、音量最大)●总谐波失真:<0.005%(20Hz-20kHz、2V输出)●尺寸 (H×W×D):156×435×386mm●重量:10.9kg
M27七声道功率放大器
●输出功率:180 W(8Ω)×7●频率响应:3Hz~100kH z (@-3.5dB)●信噪比:>90dB(@1W" 3Hz~100kHz(@-3.5dB)●信噪比:>90dB(@1W输出)/>120dB(@额定功率)●总谐波失真:<0.005%(20Hz~20kHz)●尺寸(H×W×D):156×435×380mm●重量:14.1kg
优点:模块化设计,方便日后升级;采用Hypex NCore D类放大模组,效率高,失真、噪音超低;整机声音均衡,看电影和听音乐都有不错的效果
期待:尽快推出支持杜比全景声,或Auro 3D的升级模块
对于NAD,我似乎真的有点忽略了它。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大部分产品的外观太朴素了。不像日系品牌器材那样有着金光闪闪的外观,一下子就被吸引住。自从Master系列推出后,不论外形和线路都经过重新设计,一看上去就知道这是高端系列。也因为这个Master系列,让我对NAD有了重新的认识。第一款接触的Master系列产品是M2数码功放,纯数字处理,失真、噪音非常低,声音细节很多,音染很低,听起来特别清澈纯正,可谓是NAD近年来的一个突破。而家庭影院放大器方面,M17和M27是目前的新型号,取代以前M15 HD2/M25的旗舰地位。而这两款新旗舰最近来到了杂志社编辑部,原本我只想放到“点评推介”栏目里,但用过后觉得惊喜不断,所以我就改变了主意!
插卡式设计,方便日后升级
AV放大器是目前更新速度最快的影音器材之一。只要有新的视频和环绕声音频格式出现,AV放大器就必须对进行升级才能对应这些新格式。如:4K、Dolby Atmos和Auro 3D等。其升级的手法对于厂家来讲只有两种。第一,出新型号产品;第二,保持原机基础不变的情况下对视频和音频部分进行升级。前者的做法主要是日本品牌,由于用家需要重新购买新机型,成本较高。后者则是欧洲高端机型中常见的升级方式。它的音频和视频处理电路为模块 化设计。需要升级时只需购买新的模块就可以实现升级,其总体成本不会增加太多。NAD好几年前推出的AV功放里面应用了这种设计。而作为旗舰级别的M17环绕声处理器也采用这种设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它的HDMI输入输出部分、视频处理部分、多区播放部分的模拟输入输出等都是模块化设计,装卸很简单,只要把两颗固定螺丝扭松,就可以一整块地拆出来。M17自带HDMI模块很不错,4路输入、2路输出,还提供以太网接口,接入局域网后就能通过Apple iPad控制了。至于怎么操作,相信就不用我再详细说了!
触摸屏用起来的感觉太好了
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当年影音厂商最重视的其中一个方面,毕竟器材最终都是给用户用的,简单、方便、直观才是硬道理。除了上述的可用iPad控制器材外,M17还配置了一块触摸屏。除了显示本体的播放状态外,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来完成一部分的控制功能。例如,切换信号输入端、选择音效收听模式、Audyssey音场处理、扩展区域控制一系列最常使用的功能。虽然触摸屏为电阻屏,反应速度和流畅性肯定无法与电容屏对比。这对于被智能手机、平板“宠惯”了的用家来说,这样的操作显得更符合他们的要求,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
此外,M17/M27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设计。它们的工作切换开关都设置在前面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以,不细心留意的人很难找到这个开关。为什么要把开关设置在这个地方?主要的目的就要把功能按键尽可能地隐藏起来,让面板看上去更整洁,表面上看不到任何的操作按键,这样才显得简约和时尚。而且当器材开启后,面板上面的NAD Logo就会泛起背光,这样不仅更显高档,还能在暗光或者全黑的环境下都让人知道这就是NAD的产品。
M17内部设计绝不马虎
说完它的外部设计,再来看看它们的内部设计。我记得一些玩Hi-Fi的老烧们曾经说过“前级是一套系统中的灵魂”,籍此说明 前级在音响系统当中的重要性。如今,这句话在AV环绕声处理器中同样得到印证。M17的内部就非常重视相互干扰对音质的影响。HDMI模块、视频处理模块、多区音视频模块通通都被独立地安装在一个铜制的空间内屏蔽起来,唯独把多通道D/A转换部分和模 拟放大部分独立出来。同时,除了把上述线路屏蔽掉外,稳压整流电路旁边也安装了一大块铜片来遮挡,避免稳压整流电路和显示屏电路所产生的杂波信号干扰到D/A转换电路和模拟放大电路,类似的这种设计方式用在很多高档的Hi-Fi器材之中。例如,Marantz SA-1、CD7等高端机型就是代表之一了。不仅如此,供电部分也是完全独立的。对于数字处理部分,即屏蔽在金属壳内部的电路以开关电源供电,而D/A转换部分和模拟放大部分则采用线性电源功能。这样的设计方式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让环绕声处理器在重播CD唱片的时候得到更好的音质。
强悍的Hypex NCore D类放大模块
M27后级为7声道设计,内部有7个完全独立的功放电路,每个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为180W。M27实际上是NAD与荷兰Hypex公司合作下的产物。Hypex目前的D类放大模块产品有UcD系列和NCore系列,NAD的D7050、D3020等相对便宜的机型用UcD,而Master系列的功放则使用NCore系列的D类放大模组以及其供电模块。M27的放大模组采用现成的NC400 NCore模块,该模块的厉害之处在于具有非常非常牛的指标。究竟有多牛?据厂方宣称,NC400 NCore模块在全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其总谐波失真率仅为0.0007%。而当在1W输出功率时,失真低得几乎测不出来。信噪比方面,全功率输出时为124dB;可驱动2Ω阻抗的能力;阻尼系数最大可达11000……正因为有着如此厉害性能,所以NCore D类 模块近年来很火,很多高端Hi-Fi功放,以及专业有源监听音箱的内置放大模块都采用NCore系列放大模块,加上NC400的体积很小,完全符合M27的机箱尺寸。
电源供电部分同样采用Hypex的出品,型号为SMPS M2x,这款供电模块在Hypex的官网上查不到任何的数据。但从型号分析,估计这块供电线路是Hypex公司专门为M27而度身订造的产品。每个放大线路都同时提供了平衡和非平衡输入接口,可适应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例如,两台机之间的摆放距离很近,非平衡即可。但如果摆放距离较远的话,就需要考虑使用平衡传输,以减少长距离传输当中的损耗。
除此之外,NAD在NCore放大模组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气囊功率技术。气囊功率的原理就是功放不断地检测检测音箱的阻抗,然后会相应地对电源的供给进行调整,能够在短时间内向音箱提供足够的驱动力。说到这,大家或许会问“那么柔性剪峰呢?”柔性剪峰的目的就是在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降低失真,既然NCore的放大模组在全功率输出状态下的失真已经非常低了,根本不需要再用“柔性剪峰”来降低失真了。
展示另一种震撼
测试所采用的家庭影院音箱是M&K Sound S150THX系列,以及杰士RF-52系列音箱,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把它们用于家庭影院系统中。因为,它的声音是典型的美式风格,开放、大气、豪迈,很能爆。最早的时候,我用Denon AVC-A1HD来推,那时候的效果已经非常好了。踏入高清视频/音频年代后也换过好几款的前后级,当然有日系的Onkyo、Marantz等、也有欧美系Lexicon、Arcam等等,效果当然又提升了。
如今尝试用NAD M17/M27驱动,又是什么样的效果呢?首先,在推力方面,180W的输出功率在33多平方米的客厅环境内推M&K Sound S150THX和杰士RF-52系列是足够有余,非常轻松地就让音箱发出饱满、磅礴,又大气的声音,丰满的能量和声音信息量有把整个空间都给充满的趋势。看《美国战舰》这类科幻大片时,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炮声饱满有劲,声音的能量澎湃,且低频的厚重感也不错;看《谍中谍5》当时,汤姆克鲁斯在风沙中追赶敌人的片段中,风沙来临的一幕当中,可以让我感受到风沙的音效从远到近的移动,然后迎面冲过来的效果,而且声音的清晰度和细节很多,那种感觉就好像千千万万颗沙子往你脸上打过来一样,而进入风沙场景后,风沙音效的声音包围感很好,那种感觉又好像人被风沙团团围住一样真实。没办法,科技总是一天比一天进步,高清音效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可想而知,如果M17能升级到支持杜比全景声,或者Auro 3D音效时,再对应相应的蓝光碟,效果肯定又是另一番新感觉了。
在声音风格方面,M17/M27对声音有着截然不同的诠释方式。它并不是一味追求那种猛烈的音响效果,相反地它让人听起来觉得更细腻,更绵密一点,听感上相对舒服一点。例如,它的中频很清晰,也很鲜活,重播电影里面的音效。如,人声、枪声、子弹壳掉落在地等等这些鲜明的音效,但是它鲜明中不乏圆润感;低频是同样的丰富,爆炸起来声势浩大,例如,万马奔腾,山泥倾泻,又或者拳打脚踢的对打场面等等,M17/M27也能做出那种源源不绝,且力度丰满的低频效果。但是,这种低频不失柔韧性,听起来总有一种绵力,而非蛮力。所以,M17/M27的低频听起来不会让人感到精神紧张,相反地多了一分亲和力,少了一份张牙舞爪的感觉。
既然M17/M27的声音并不是过于追求猛烈的音响效果,那是不是说它在音乐重播方面更有吸引力呢?的确是这样!M17/M27在音乐重播上的确有有优势!就好像重播Chris Botti的《波士顿音乐会》,从M17/M27身上能听到那种有光泽感,又有圆润感,且又柔美的小号音质,还有那种幽幽而来的空间泛音;听《Dolby Amos Demonstration Disc》当中的《Bailando》时,从M17/M27身上能听到一种节奏轻快,且富有动感和青春气息的声音;听《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从M17/M27身上我又能感受到交响乐的规模感,以及感受到交响乐的声音浮沉等等,这些都是M17/M27与生俱来的优势。
了解器材的特性,才能玩得出彩
老烧们经常说,音响是一个系统,需要适合的搭配才能出到好的声音。而要搭配得当,就必须先去了解器材的特性。究竟M17/ M27是什么特性的器材呢?我想说,M17/M27是一台均衡的器材。我说M17/M27均衡,那是因为它们不会把追求一种声音效果而为这种声音效果做到极致,而是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校,追求重播不同类型的软件都能有不错的效果。例子很简单,如果一台功放把声音做得强悍逼人,或许看电影的效果让你觉得过瘾,但你认为这样的器材重播音乐好听吗?能听到有光泽感, 又有圆润感,且又柔美的小号音质吗?能听到节奏轻快,且富有动感和青春气息的流行音乐吗?相反,如果一台仅仅重视良好听感和优美音质的功放,那它又能表现出电影里面那些夸张刺激的音 响效果吗?我相信大家已经心里有数了吧!所以,我不会说M17/M27的声音效果有多么的好,我只说它是均衡的,你用它来看电影,还是听音乐,它都能给你满意的效果。
总结
作为NAD新一代的旗舰AV功放,NAD在外观和操作方面比起过去更加细心,即要求外观简约时尚,又在操作上跟上潮流,也要易于操作,给客户更好的用户体验感受。而最终的声音重播方面,M17/M27是一款追求均衡的AV功放,控制力够,力度好,但不粗暴对待;音色鲜活明快,但却从不张扬外露,有这样的一件器材实在比较难得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