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保持稳定上升态势
根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5)”统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平均值从2010年的69.12上升至2015年的73.65,基本呈现正增长的态势,年平均增速达到1.29%,增速比较理想,符合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的要求。在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201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4017亿元,增长12.5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重上升为3.77%,逐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
根据测算发现,2015年全国省市文化产业指数的均值达到了73.65,比2014年的73.61略有上升,但指数增速相对趋缓。全国各省市综合指数排名与2014年相比有一定幅度变动,全国前十名的省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四川、湖南和河北,平均得分为78.17。除湖南、四川以外,其余8个省市都位于东部地区。其中,2015年上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大幅提升,使得上海综合指数(81.44)首次以微弱优势超过北京(81.41),位居榜首。福建省市场环境、公共环境改善力度较大,四川省的科研环境有了较大提升,凭借这些优势,福建、四川两省进入全国前十名。
在文化产业分指数方面,各省市生产力指数排名与2014年相比整体上变化浮动较小,全国前十名的省市依次是山东、江苏、广东、浙江、四川、河北、江西、河南、上海和湖南,可以看出,有6个省份来自东部地区。且山东、湖南、湖北、内蒙古、西藏等省份生产力指数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在1.5%以上,说明这些省份在文化产业资源、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力度有较大提升。
就影响力分指数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比较明显。位居全国前十名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四川、湖南和河北,其中,仅有四川和湖南两省不属于东部地区,十省市的影响力指数平均得分为80.29。与2014年相比,影响力指数排名整体上有一定的变化,其中,河北、陕西、吉林、海南等影响力指数排名上升幅度较大,至少提升5个名次,北京、吉林、海南、上海、广东分列影响力指数增长率前五名,年增长率在2.5%以上。
驱动力分指数方面,全国前十名的省市有北京、上海、福建、辽宁、青海、贵州、海南、浙江、吉林和湖南。和2014年相比,有比较多的省份排名上升幅度较大,比如上海、福建、海南、吉林、四川等,至少上升5个名次。从数值看,和2014年相比整体提升较大,驱动力指数平均值由2014年的73.85上升到74.80。从增速看,吉林、福建、上海、海南、四川分列增长率前五位,说明这些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比较大,措施比较得力,文化企业对政府所作的努力感受较深。
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
观察2015年我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发现,不论是综合指数,还是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指数,全国前十名的省市中有一半以上位于东部地区。
具体表现在图书馆藏书量、艺术表演场馆数量、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产出水平,公共服务、文化消费水平等方面。说明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变现比较突出。从区域变化来看,连续6年,除了山西在2010年,四川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江西在2014年,湖南在2014年、2015年进入过综合指数前十名外,其他进入前十名的都是东部沿海省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各项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市场机制相对健全,文化需求比较丰富,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凭借这些优势,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
通过文化产业综合指数的增长率来看,连续6年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普遍增长较快,例如,2015年指数增长最快的10个省市中有7个位于中西部地区,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中西部各省市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了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从文化企业发展、科研水平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基数较大,增长速度不太容易显现。
从均衡度分析来看,变异系数是衡量各个观测变量之间均衡程度的数值,变异系数越小说明越均衡,短板越少。2010年至2013年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2014年至2015年有小幅上升。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理念,其中协调发展的四大层次中首要的就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余4个发展理念也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预见,文化产业的区域均衡发展将是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5)”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广播影视发展情况统计摘要》、《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等政府统计数据以及市场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