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至8日,在一周的时间里,来自新疆、西藏、四川、甘肃、宁夏、广西等9个西部省(区、市)的10支交响乐团、近千名艺术家齐聚新疆乌鲁木齐,为当地观众带去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引起西部众多乐团对交响乐本身、对乐团发展的思考。
“这是往届西部交响乐周的舞台上从没出现过的一幕。”6月4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的舞台上,当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高参演奏《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时,除了优美的旋律,人们的目光还聚焦于他手中的那把小提琴。
这把制作于1727年的“杜庞将军·格鲁米奥”斯特拉迪瓦里名琴,不单因其价格昂贵而备受瞩目,更因它的高贵品质及背后的文化内涵。“高参能把它带上这个舞台,说明演奏家们看重、在乎这个平台,而西部交响乐周的品位也提升了一个档次。”卞祖善说。
“交响乐从作曲、编排到最终呈现在舞台上要经历非常艰难的过程,它凝结了太多人的心血。”青年指挥家肖超在演出后感慨。本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期间,像肖超一样的青年指挥家、演奏家用一场场高品质的音乐会为观众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东西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存在差距,体现在交响乐团的发展上,也体现在乐手对乐团的选择上。“有些演奏家总把眼光放在东部,总愿意在北上广‘漂着’。其实西部也能有一番天地,可以大有作为。”四川交响乐团指挥司马健楠说。刚满27岁的司马健楠,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在看他来,西部交响乐周是一个促进青年演奏家成长的平台。
“西部民族音乐的多样性,让我们有更多题材通过音乐来表达。”宁夏演艺集团演出中心主任谭伟说。据了解,本届西部交响乐周的10场音乐会中,9场都将民族、地域性的音乐与经典交响曲融合。既有广西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侗寨狂欢夜》、西藏爱乐乐团的《喜马拉雅欢歌》等民族音乐,又有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滇池》、新疆爱乐乐团的《丝路之音》等原创交响组曲,更有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的《第二交响曲》、兰州交响乐团的《A大调第七交响曲》……
时下,很多人认为交响乐团应该“与时俱进”,演奏一些流行的、通俗的曲目。“交响乐团如果不演奏交响乐,如何称之为交响乐团?”卞祖善认为,交响乐团要名副其实,西部各乐团可以“两条腿”走路,发挥民族特色与委约原创,但还是要回归对经典交响名曲的演奏,将交响乐作为乐团的“生命线”。
记者了解到,本届交响乐周并非所有西部省市的交响乐团都来参加。“有些省已经没有交响乐团了。”卞祖善告诉记者,“曲终人散”是他一直不愿意看到的。“目前的现状是,青海已经没有交响乐团,而宁夏因为人手不够,为了这次交响乐周,特意‘借’了甘肃及其他团的30多人。”
谭伟告诉记者,地方政府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没有资金,就留不住人才。6月6日晚,宁夏演艺集团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集结了东中西部的人才资源。“交响乐本身需整体发展,本身是一曲和弦,大家团结协作,有问题互相拉一把。”卞祖善说。
从2001年京沪穗在交响乐领域的三足鼎立,到如今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浙江、广东形成一条交响乐的活力带。“接下来就要看西部的发展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副团长柴林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文化部实施了“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提升工程”,中国西部交响乐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 “高雅的东西永远具有引领作用,西部这片沃土需要交响乐的润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徐锐军说。
“我们不仅要坚持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办下去,还要积极争取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打造一个国内乃至国际的知名品牌。”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明文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