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诗《缘起敦煌》、国际研讨会及大师班等各具特色、创意纷呈的丰富活动,组成民族色彩浓郁的国际民俗舞蹈周,广泛凝聚不同舞蹈种类的精英团体,显现出舞蹈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使观众分享了香港舞蹈的新特色与新风貌。
舞蹈周上演了由洗源任艺术总监、曾柱昭撰写脚本、陈磊任总编导创作的大型三幕舞蹈诗《缘起敦煌》。这是一台颇具艺术追求和艺术品位的优秀作品,舞美、灯光、服装设计营造出敦煌独有的神秘气息。尽管演员们都不是专业的舞者,但是他们凭借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执着热爱,用业余时间辛勤排练,体现着作者们对中华敦煌文化意义的实质性把握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强烈责任感,从而更加彰显出舞蹈艺术相融通、探寻文化根脉、传承民族艺术的动人之处,让观众在舞蹈的迷人韵味中感佩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舞蹈艺术的创作与发展,特别是民俗舞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此次参会专家学者聚焦的话题。研讨会由周佩瑜、陈颂瑛、卢伟力、白朗唐和伟奈主持,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香港文化博物馆以及捷克民俗协会等文化艺术机构的专家,就民俗节庆与民俗舞蹈、原住民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历史一定要传承,传统一定要扎根。”热烈的讨论对谈中,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杨云涛、国家一级编导黄健强、香港演艺学院教授盛培琪、澳门舞蹈协会主席郑锦娥、新加坡表演艺术协会主席赵柏钧等专家均认为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根基仍在于传承。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长马跃特别提出,要着力提升各民族舞蹈艺术的创作水准,保护各民族舞蹈艺术的独特品质,保护本民族的传统就是保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随时代发展变迁,每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会向前发展,不能丢失自己民族的本质。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首先要传承,站在创作的角度来选择,被民族的精神所感动去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几十年孜孜以求,潜心致力于世界各地多彩的民俗民间舞蹈研究,他用精彩的演讲将这些丰富的成果和与会者分享,受到热烈欢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源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分析,向与会者揭开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话题,为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和表演开拓了新的思路。
民族民间舞是民族历史的沉淀,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尽管浸润了不同民族的情感和个性,但都蕴含着对生命礼赞和美好追求的共同取向,饱含丰富的人文内涵精神。舞蹈大师班无疑是此次系列活动中最引人关注的环节之一。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塔来提·吐尔地教授就维吾尔民族民间舞教学,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冲击中如何进行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特异性的传承,作了精辟的论述。笔者以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源流入题,穿插各民族舞蹈的现场示范教学和作品展示,让观者从探寻民族内在精神的层面,发现云南舞蹈的技艺之美、灵动之美和生活之美。舞蹈家哈斯敖登、许淑和李措毛、廖春慧、陈芳枝等专家也通过精彩的讲授和示范,让观众充分领略到蒙古族、朝鲜族、藏族、部分东南亚国家民族的独特风俗和舞蹈精粹。
纵观整个舞蹈周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和舞蹈艺术爱好者汇聚一堂,原生态民族民间艺术与舞台艺术精彩荟萃,民族文化和艺术表演深度交融,为观众呈现一场创新又不失传统的国际化舞蹈艺术盛宴。虽然与会舞蹈界人士生长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不同,但民族舞蹈艺术的同根同源,让大家的心相印、艺相通。由此也可见香港舞蹈总会为发扬舞蹈艺术、推动舞蹈发展所做的努力。
香港舞蹈总会成立于1978年,是一个非营利民间舞蹈社团,创会成员为舞蹈界举足轻重人士。建会以来一直以推动香港舞蹈发展为己任,积极培育、拓展本地的多元舞蹈文化。总会以发扬舞蹈艺术、鼓励推动舞蹈发展、团结舞蹈界人士、联络香港及世界各地舞蹈团体、促进中华舞蹈文化交流为宗旨。该会通过教育培训以及举办香港舞蹈博览、国际青少年舞蹈营、国际舞蹈日、外访交流等活动,并每年组织包括《天地山水情》、《缘起敦煌》等在内的舞蹈晚会到北京、广州、云南等地与同行交流、寻根,并到世界各地演出宣传中华文化;同时组织大师班,邀请到访的大师和著名舞者担任客席导师,使当地舞蹈艺术获得更多启发和滋养;出版了多部香港舞蹈史,使本地舞坛发展的印记跳出舞台。总会还组织会员们舞入社区,为不同人士提供了有益身心的活动,多年来一直支持政府,将中华舞蹈推广至民间,每年均义务组织各种精彩公益活动,用满满的公益心和爱心进一步增加了居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