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787-160
音响网(Audio160.com) > 行业资讯 > 音响信息(其它) > 演出市场火爆 巨头厮杀背后的冷思考
演出市场火爆 巨头厮杀背后的冷思考
更新时间:2016-5-31 8:50:21 编辑:温情 文章来源:音响网 调整文字大小:【
[导读]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唱片专辑不再是当前音乐人赚钱的主要方式。与此相反的是,达60亿美元的北美演出市场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唱片专辑不再是当前音乐人赚钱的主要方式。与此相反的是,达60亿美元的北美演出市场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演出市场迅速崛起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之前)以来,北美演出市场的门票销售值已经翻了一番。现场演出带给音乐人,艺人和唱片公司(指与艺人签订“360全方位协议”的唱片公司)的收入要远比以前多得多。

  在美国音乐市场,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消费花在现场音乐演出上,青少年(13-17岁)更喜欢购买数字单曲和专辑,千禧一代的年轻人(18-34岁)则更喜欢花钱购买音乐节门票。总的来说,2015年全美各音乐演出活动的参加人数同比增加了不少,有一半美国人表示参加过现场音乐演出活动。全美的俱乐部演出活动(不管是否有领衔DJ)自2014年以来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比起普通人群,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和西班牙裔移民更热衷参加现场演出活动。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音乐节所占美国乐迷参加演出活动的比例在2014年和2015年稳定在11%,低于演唱会(1位)或者拼盘演唱会,也低于俱乐部和酒吧的小型演出的比例。但值得注意的是音乐节市场的竞争!

目前,全球两大演出巨头Live Nation和AEG在最炙手可热的音乐节市场中争得不可开交,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为什么?

  第一、对于现在的演出举办方来说,音乐节比传统的音乐会演出更赚钱。

  目前,美国各大音乐节的门票便宜的话一张375美元左右,贵的VIP门票则要899美元一张。而音乐节主办方呢?他们从中赚取的利润少的有500万美元,多则达1000万美元。例如,鲍艾里演出剧院的老板Jim Glancey就曾表示,音乐节上单个艺人所带来的利润通常在4.5万美元左右。

  第二、除了高得吓人的门票收入外,音乐节还吸引了众多希望通过该渠道推广品牌的公司。

  与其他单一的演出活动相比,音乐节给主办方所能带来的商业赞助回报更高。因为音乐节现场的观众流量和演出场次更多,演出类型更具多元化,而且现场的广告牌一挂就是好几天,其宣传效果要远远大于普通演出场馆中只悬挂几小时的宣传海报,对品牌也更有吸引力。

  根据最新的数据,2014年北美地区的音乐节,音乐演出场馆和各大巡回演出的赞助费用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

音乐节市场是虚热吗?

  美国音乐节市场之所以如此火热,离不开其内容生产和消费环节正在发生的巨变。在上世纪60年代,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和新港民谣音乐节刚兴起的时候,许多独立制作人为了出名请来不少大牌或刚出道的音乐人拼凑成一场音乐节。

  由于所面临的技术和商业挑战越来越多,现在大部分美国音乐节都不再由独立制作人所运营,而是有自己的一套组织和运营体系。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他们认为音乐节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天假期:一场上百名音乐人演出的超值体验,同时还有志趣相投的粉丝一起分享演出的喜悦。全美票房最高的音乐节当属科切拉音乐节(Coachella),2015年一共卖出了19.8万张票,总票房高达8400万美元,平均票价创纪录地达到了424美元/张。虽然吸金能力一流的科切拉音乐节归在了AEG麾下,但Live Nation手中同样也有一张好牌——拉帕鲁扎音乐节(Lollapalooza)。作为全美举办历史最悠久和最受欢迎的音乐节之一,拉帕鲁扎音乐节目前的举办地除了大本营芝加哥之外,已经拓展到了德国,巴西,智力和阿根廷等海外地区。2014年拉帕鲁扎音乐节的总营收达6600万美元,平均票价在300美元/张左右。

带动演出公司并购潮

  音乐节市场的复苏还带动了演出主办之间的并购狂潮。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Live Nation于2015年4月买下了波纳罗音乐节(Bonnaroo)的控股权。此轮收购之后,Live Nation手中已有全美5大人气最旺的音乐节。值得注意的一个地方是,在2012年,Live Nation旗下一个音乐节品牌也没有,由此可见,Live Nation近年来在音乐节市场上的扩张速度有多么地疯狂。Live Nation的死对头AEG在音乐节市场上的野心更是不容小觑!

  从2010年以来AEG通过收购,合作或自主创办等手段拿下了全美至少12个重要音乐节的品牌。根据AEG披露的报告,2010年全年公司盈利中有10%来自于音乐节板块,如今该比例预计已有30%。

巨头厮杀波及小主办方

  为了增强竞争力,AEG和Live Nation都在拼尽各种手段吸引更多艺人和音乐人加入。对于艺人和音乐人来说,音乐节每年稳定增长的观众人数是其收入稳定的一种保证(相比起来,唱片专辑的发行更具风险性)。但对于Live Nation和AEG这样的演出公司来说,赢得粉丝和消费者的忠诚度是他们从中获利的关键。这对于演出方和音乐人来说,是一种全面双赢的合作关系。当然,业内演出公司为了争夺新的演出地点通常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其中受波及最大的对象当属各种小型独立音乐节举办方。为了抢占音乐节市场,大型演出公司通常会积极寻求与独立演出公司的合作机会,一旦被拒,演出巨头们绝不会放过任何商业报复的机会。最终苦的还是独立音乐节的组织举办方,甚至艺人和音乐人的演出也会受到影响。发生在纽约独立音乐节——州长舞会音乐节(Governors Ball Music Festival)上的故事可以证明上面说的这一点。

  据外媒报道,在州长舞会音乐节举办方和AEG公司之间的合作谈判破裂之后,AEG正计划每年6月在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草地公园举办全景音乐节(与州长舞会音乐节属于同类型的音乐节活动,在其结束的两周后举行),希望通过此举挤压州长舞会音乐节的市场空间从而达到报复的目的。

  这给州长舞会音乐节的举办方带来了两个困扰:

  一方面,门票销售情况极有可能下滑;另一方面,音乐人和艺人的参与热情将大打折扣。由于与任一音乐节主办方达成了演出协议的音乐人或艺人是不允许在几周或几月之内参加同一地方的其他音乐节活动,再加上AEG财大气粗善于挖人。所以原本想要参加州长舞会音乐节的音乐人可能会重新考虑其中的利益关系。对此,州长舞会音乐节的联合创始人Jordan Wolowitz公开抱怨说:“AEG正在想尽办法将我们搞垮,毕竟纽约音乐节市场这么点大,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个时间举办音乐节?我的意思是,他们应当选择另外的时间,而不应在我们音乐节的两周之后。”Wolowitz还表示,像洛杉矶和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每年都有好几场音乐节。“但是两家音乐节之间的相隔时间从来都不会只有两个星期的,毕竟购票看演出的观众都是同一批人。这种跟在别人家后两周举办演出的做法,说实话对于任何一方都会带来商业损失。他们的观众被稀释了,我们的观众也被分流了,最终大家都得不到好处。”

科技发展给巨头带来更多好处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科技的发展似乎也给不缺钱的演出巨头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好处,而独立主办方所分得的好处则越来越少。举个例子,Tomorrowland音乐节最新采用的可穿戴电子腕带不仅能够代替传统的纸质门票,就连音乐节现场所有的饮食和商品消费都能够通过电子腕带完成,真正创造了一个无现金的便捷支付环境。简直黑科技!此外,当多个使用者同时按下腕带上的心型按钮时,他们的电子腕表能够通过所发射的UHF无线射频连接在一起。另一个例子是,AEG和Live Nation都各自推出了他们自己的智能手机App。用户可以通过App上的功能进行电子腕表的激活,查找朋友,追踪往返班车或查询周边美食信息。同时,用户还可以使用App查看音乐节现场街景,观看现场录像,或者体验Google头戴式显示器所带来的虚拟现实体验。

  AEG还与智能耳机公司Doppler Labs达成了独家合作关系,其音乐节观众将成为DUBS智能降噪耳塞的首批使用者。据了解,这些耳塞均为Doppler Labs为音乐会观众特别设计的,曾作为2015年科切拉音乐节的欢迎礼物分发给现场观众。

  流媒体服务的崛起和全新的媒体交流方式对于音乐节市场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可喜的是,如今也有不少音乐节在现场直播这一领域进行试水。全美最大独立演出商C3公司的市场总监Patrick Dentler认为:“音乐现场直播是趋势,现在的音乐节如果想要建立自己的口碑,扩大影响力的话,必须要往这个方向发展。”据了解,AEG在现场直播领域发展较早,最早在YouTube网站上进行流媒体现场直播的音乐节就是AEG旗下的科切拉音乐节。不过,Live Nation在现场直播这一块也不甘落后,预计不久就能赶上AEG,至于其他独立演出公司,则可能需要更长的追赶时间。在音乐节元素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不少粉丝在选择音乐节活动时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其个人对于不同音乐节现场气氛的感受,过去60年代末那种封闭而单一的音乐节体验已经成为了历史。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
  • 2019视听行业万里行之走进企业武汉
  • 2019视听行业万里行之武汉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19展会
  • 独家策划:北京IFC2019不落幕展精彩抢先看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竞争力来自原创和性能
  • 精益求精,缔造完美品质—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声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创新的高度 俯瞰市场之所需
  • KV2 Audio:音频行业的先行者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音响资讯 | 本站动态 | 付款方式 | 关于音响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音响网 国际域名:www.Audio160.com 版权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传媒有限公司 .
邮箱:web@audio160.com  电话:0755-26751199(十二线) 传真:0755-86024577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听学院-商家论坛群: 视听学院-商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