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年逾花甲,玩影音近三十年,从组合音响、磁带录像机开始,使用的器材历经几次更新换代。有了多声道家庭影院概念后便循序渐进,只要媒体报道有了新技术器材,就想办法在第一时间购进(限于财力都是中低价位的),于是无休止地重复投资,导致了自用器材频繁被淘汰。
寒舍最初的“家庭影院”(美其名曰),影音源只是录像带、LD、VCD,视频显示设备更寒酸:18英寸电视机。音频设备是一台带三声道功放的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原有的组合音响做前置主声道,另购一个中置、两只环绕小音箱。进入杜比数字、DTS时代,搭配的方式仍然是带三声道功放的解码器加双声道设备(只是器材已全部更换到更好些的,且加入了低音炮),当时的认识是这种搭配方式更发烧,其实弊端显而易见,除了档次不高声音不理想外,不同器材特别是不同型号甚至不同品牌的音箱导致的音色差异也有负面影响。5.1声道之后是6.1、7.1的Dolby-EX、DTS-ES(还有Dolby Pro-Logic II、IIx,DTS 96/24,DTS Neo:6等扩展格式),功放的声道增加了,音箱亦随之增加。
12年前迁居到新房子,客厅有33平方米(隔断门厅、阳台后,影音间实际使用面积为28平方米),装修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弄个像点样的家庭影院。除了吸音、扩散、隔音等声学处理和隔光、格局改造、设备摆放、灯光控制及其它相关的设置、处理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布线(多种类线,这里只说喇叭线),前置、中置三路走明线,其余必须走暗线的也并不是只埋两条环绕声道线那么简单,我一共预埋了9路线,分别是:侧环绕、后环绕各两路,还有两路侧后环绕,这源于当时使用的天龙AVR-3803功放有此要求,是说听多声道音乐用A组环绕即侧环绕,看电影用B组环绕即置于房间后方角位的两个声道。前方除主声道、中置声道外,另有两路也在接近天花的角位,源于雅马哈中高端功放建议设置的“效果声道”,还有一个就是上中置声道,在银幕上方的取中位置,本意是想提升放在银幕下方的中置声道的发声点,以达更准确的人声对白定位(解决中置声道定位最理想的当然是使用透声幕,但缺乏这种前提条件时,我以为使用双中置是一个好方案——虽然在这方面鲜有先例)。
现在看来,我十几年前的这些埋线设置还是有些预见的。当时也考虑过在房顶中部预留2个至4个声道的埋线,让长方形视听室的前后声场进行衔接,但几经犹豫放弃了,主要是觉得不会有适合顶部定位的信号源,现在有些后悔,如果我当时真这么做了,就正好对应现在的杜比全景声。当然何时需要增加也行,只是要走暗线难度很大。
几年前Dolby TrueHD、DTS-HD高清音频成为中高端AV功放的基本配置,于是购置了9声道功率输出、11.2声道处理的天龙AVR-A100,环绕声输出设定为加入前置增宽、前置增高声道的Dolby Pro-Logic IIz和Audyssey DSX模式,9声道功率输出除原来的主、中、侧环、后环外,增加了前置增宽声道,由于两只音箱靠近左右墙体或扩散书架,所以走线较好解决。另外的5个声道即前置增高、上中置、侧后环绕声道,交给一台6声道输入功放(具体型号是天进BOG-DH999),信号取自AVR-A100的前级输出。
14个全频声道有12只音箱同是Klipsch杰士参考Ⅱ系列的产品。主音箱:RB-81II×2,中置音箱:RC-62II×1,上中置音箱:RC-52II×1,前置增高声道:RB-41II×2,前置增宽声道:RB-51II×2,左右环绕音箱:RS-42II×2,后环绕音箱:RB-51II×2,只有侧后环绕声道音箱暂由其它品牌代替。两个超重低音音箱中,一个是10英寸单元的沃夫德尔钻石10MX-SUB,另一个是双15英寸喇叭的美国EPIK(帝国)EMPIRE(64kg体重,D类600W平均功率,低频可下潜至15Hz,实际上有它一个开声就足够了)。
关于上中置声道,预留后的前几年并未使用,说实话对效果如何心中无底,后来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详细测试,得出的结论是正面的,一是确实拉高了中置声道定位(定位的偏高与偏低,取决于上下两只音箱的响度比例和聆听者头部的高低),二是声音定位的结像基本精准,而不是事先所担心的模糊成一片。关于定位,只要声音依然清晰、坚实、不散乱,我以为无须定位于某一点,因为屏幕画面是巨大的,在屏幕画面中应该的具体发声点例如剧中人对白,无论单人还是多人,口型位置本来就不是固定的,所以完全不必苛求一定聚焦在中央很小一点的位置。绝大多数设备把中置声道摆放在屏幕上边或下面,之所以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就在于这种不苛求,认为影院特别是家庭影院看画面效果甚至欣赏情节是第一位的,而且只要声音与画面同步,自然会给观听者带来声画一体的感觉。与单中置相比,双中置声音更显开扬、明朗、丰满、厚重,不仅声压变强,而且密度增加。有此实践检验,我开始正式启用上中置声道。
后来出现的几方面情况,曾对我形成了较长时间的困扰:
首先是取自AVR-A100前级输出的各声道信号,电平极其微弱,这与代用作后级的下游器材完全无关,因为我用包括天龙AVR-3803在内的三台AV功放情况都如此,信号电平大致估计要低至-40至-50dB,只有把下游功放的电位器开到相当大才基本匹配。我多次细查说明书,且对输出电平调至很大(由于所设置的是11.2声道,所以只有需外接功放的前置增高声道和超低音声道是真正的调前级信号,其余实际上是在调同步功率输出电平),如果说机器本来的设置只是纯做前级时才有较大的信号输出,那么对前置增高(或前置增宽,两者可任取其一)的设置就没道理了。对这个问题我百思不解,也无从找到答案(因通常极少有人像我这样去做扩展使用的。对此若有行家指点,我自是感激之至)。虽然将后级电平调至足够大可达到目的,但总觉得不理想,心理上不舒服。
寻找变通方案:把尘封多年的一款杜比数字、DTS光纤解码器(CAV DC-2000)找出来,由各影音源器材输入数字音频,再将解码后的模拟信号给代用后级,电平音量的问题解决了,但一个突出的问题出现了:经这台解码器出来的声音与A100的声音不同步,且相差(提前)约达半秒左右,不知是影音源器材在设置原理上光纤、同轴与HDMI数字音频的输出时间本身有差异,还是这台解码器与A100的数字音频处理有不同(若是后者,则说明是A100的声音处理有延迟),由于是解码器的声音在先,便对解码器做声音延时调整,但调至最大数值时两者仍不同步,于是,这个方案被放弃。
再次寻找方案:网购了一个HDMI输入转5.1模拟输出的简易数模转换装置,想到源头同样是HDMI输出,在这道环节就不存在时间差异(对于只有一组HDMI输出接口的影音源设备,加一个HDMI一分二装置即可),但试验中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这个转换器只支持RAW源码压缩音频输入,对于无压缩的LPCM源码音频,只能输出2声道模拟信号而无法输出5.1,我自然不能牺牲掉LPCM,虽然另有支持无压缩源码的转换装置,但我没再继续购买,因为从音质处理的档次上说,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案(实际感受差距明显)。
再做试验:以狮龙QG-500AVR(中文版型号为RD-8105)替代没有数模转换功能的天进BOG-DH999,将两台蓝光机、一台高清播放器、一台有线机顶盒分别以同轴、光纤接入QG-500AVR(另外也同时连接了A100的前级输出和本机的5声道输入),这次开机后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两功放声音完全同步,且音质、音色接近(此种连接,原先的前置增高声道实际上就是前置主声道信号)。至此,我的14.2声道影院音响有了很好的展示,唯一繁琐些的是两功放的音量需单独调整(下游功放切换至5.1输入时,只需将电位器放置在一次性调整好的固定位置,就可由“主功放”同步控制音量;而切换到光纤、同轴单器材音频输出方式时,即使某次观影时调好两者的声压比例,但只要“主功放”增减音量,“副功放”就要酌情增减,特别是两功放的音控显示方式完全不同,500AVR是简单的数字增减方式,数字越大声音越大,而A100是严格的dB声压标示,在-dB状态时,数字越小则增益越大,因此两者无法用数值去对应,从这点来说,我可能还要把AVR-3803放在这个岗位上)。自己或家人看片,通常只开启9.1声道,有客人造访时,自然是要“火力全开”。如果只是听多声道音乐,除9.2、14.2的声道选择外,还可以只选都为上方声场的5声道(可另加.1声道),偶尔以这种有点另类的方式听听背景音乐、休闲音乐也是一种新感受。
在只有约28平方米的视听间内,看动作大片开到14.2声道(即使有几个声道算是扩展的而不是独立声道,但喇叭位置不同效果自然不同),那种包围感可谓相当强烈,自以为这是一种很奢侈的享受了。目前虽然没有杜比全景声,但多达9只的上方音箱,对声音已有强力的覆盖效果。日后各方面情况允许时,即可能再加入有天花吸顶声道音箱的真正杜比全景声沉浸式家庭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