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变好,带动音乐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去尝试音乐剧的制作,但是,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受追捧的音乐剧背后,一方面是音乐剧的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另一方面我们的剧目水平也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要让观众去看你的音乐剧,不是那么简单!
北京6个月演出256场音乐剧,音乐剧市场却不乐观
2015年全国音乐剧票房收入增至2.26亿,北京音乐剧演出票房增至1.23亿元,增长227%,演出场次839场,音乐剧迅速在全国演出市场中发展起来。
据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统计,2016年上半年北京音乐剧演出市场共演出256场,比去年同期下降42.7%;吸引观众人数12.8万人,比去年同期下降40.9%。所以说,音乐剧的市场看起来可观,但并不乐观。
2016上半年北京上演音乐剧数目
数据统计音乐剧市场并不乐观,那为什么大家还在追捧音乐剧呢?一方面来说,延续2015年的发展趋势,今年的引进的剧目依旧很多,国外的优秀音乐剧像《猫》、《音乐之声》等等,培养了一部分的受众群体。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另一方面,2015年以来,北京音乐剧的原创剧目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伴随着北京的整体演出市场变好,作为戏剧的分支音乐剧,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一部分中产阶级和有文化的年轻人开始寻求精神的寄托。相对小众的音乐剧就成了他们的首选,这就为音乐剧无形的在朋友圈做了推广。
通过以上原因来看,音乐剧的发展的确势头正猛,不过,音乐剧市场看起来发展势头很好,但短期来看,对于音乐剧的投资仍然需要谨慎!
音乐剧前景光明,但投资大、受众小、版权问题制约其发展
音乐剧优劣势图释
首先,对于当下热衷的原版引进来说,原版引进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投资的成本高。之前圆核艺林方面透露,光《破铜烂铁》的原版演员在北京的衣食住行,就是很大的一笔花销,尽管他们现在做的反响很好,但前提是由母公司圆核经典提供资金。
质量差、演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够是中文版制作遇到的最大问题。圆核艺林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现在很多中文版的音乐剧,我觉得非常一般,剧本改编的质量上跟原版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演员有很大的问题,音乐剧的演员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我也会尝试中文版,但是我更不希望中文版是世界版本中最差的版本。”
最近限韩令一出,除了很多综艺和影视剧接连受到影响,戏剧演出也会有所影响。音乐剧作为一种舶来品,必然脱离不了中外的合作模式。比如之前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布莱梅乐队》,就是中韩合作,韩方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持,包括作曲以及内容的创作,当时中方丑小鸭剧团曾跟道略演艺提到过:“我们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韩方要求对剧本的原版呈现。”就连专门制作音乐剧的七幕人生也曾透露,一个音乐剧的制作周期长短,主要就是看版权的谈判时间长短,因为不管是我们单独制作,还是中外合作,版权肯定是无法逃避的问题,我们还是要迁就他们对剧本以及剧目呈现的要求,一句话:束手束脚。
所以说,原版引进、中文版制作以及中外合作这三种模式,只能作为短期策略,长期来看,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原创音乐剧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短期“解渴”演出市
发展阶段图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2015年的音乐剧市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原创剧目增长迅速。这也激励了一大批戏剧艺术家们开始创作,不过结果却并不如人意。以音乐剧作为定位的天桥艺术中心的负责人说,尽管去年音乐剧的票房收入增长很多,单天桥艺术中心引进的《剧院魅影》来说,就收获了6000万票房,但这样的一部剧是百年不遇的,不能拿个例剧目去评估整个市场,尤其是这部剧在整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音乐剧的市场并不乐观,原因有3点:第一,中国国内音乐剧发展时间太短,观众的审美习惯没有培养出来,同时我们对于音乐剧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很难跳出原有的套路模式。第二,音乐剧对于制作的各个方面要求高,比如演员的要求,不仅要求演员要现场能唱词,还需要有很好的肢体动作。
七幕人生前段时间的音乐剧《音乐之声》,里面的小演员就是通过海选来选拔,他们提到:“选择演员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在很多欧美国家,小朋友们从小就会接触到这些,本身这方面的艺术素质就比我们的基础高很多,但是国内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打算建立小演员的培训机构。”不约而同的是,圆核艺林方面也说过:“接下来如果我们做《破铜烂铁》的中文版,演员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其实没有专业的音乐剧演员培训,我可能要针对他们制定专业的培训计划。”
第三,做音乐剧伤钱,而且原创音乐剧风险性很大,我们并不反对音乐剧市场很大这个观点,现在我们做原创剧目的确也是个很好的势头,但更像是一种实验,毕竟我们的音乐剧正处在一个不稳定的过程当中。
限韩令虽发,但音乐剧仍要学习他人所长
这段时间,国内的影视剧公司和综艺公司被突如其来的限韩令搞得摸不着头脑,众多的吃瓜群众开始从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来抨击,但客观来说,国外的很多优点是我们所欠缺的,就拿韩国举例来说,之前大概有70%以上的音乐剧来自原版引进,现在却只有50%左右,而且原创剧目的质量也开始变好,先模仿再创作并不冲突。
在韩国,包括国外的百老汇,明星演员都以演音乐剧为荣,但中国却很少。最近大家都在谈音乐的粉丝经济,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韩国的音乐剧早就已经把粉丝经济植入到演出市场中呢?反观中国,我们也咨询过很多的演出商,不管是舞台剧《仙剑》的制作团队,还是七幕人生,他们都希望明星加入戏剧演出,但他们都反映这并不现实。原因有三点: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档期,这是很现实无奈的事情。其次是报酬少,就算明星答应,明星背后的经纪公司也不会同意,一部电视剧和综艺的片酬,是音乐剧无法比拟的。最后音乐剧对于明星综合素质要求高,音乐剧需要现场演唱,以及现场的舞蹈肢体的呈现,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自信。
我们很难预估音乐剧市场未来的发展,数据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目前在中国,音乐剧在中国的确很有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赚钱的演出,也不是任何一家演出团队就能轻易尝试的演出形式。
文/李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