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共享经济的浪潮,在商场和影院里,你有很大几率会碰到一些奇怪的玻璃房: 两把高脚凳、两个麦克风、两个耳机、一个大屏幕,三面透明玻璃围起来,再加一个触屏操作台,这就成了一个迷你KTV,这样的KTV在全国多地出现,并开始引起年轻人的追捧。
它们覆盖范围很广,或坐落在购物中心内,或在电影院旁,有的还安置在城市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内,品牌也多达十几种,外形上则大同小异。房间内自带空调,温度适宜;有的迷你KTV在显示屏旁边还设置了小桌子,可放水杯等随身物品;有的还能把用户唱的歌曲录音并发送到该用户的微信上,方便过后查看。
其使用起来也很简单,用微信扫描屏幕的二维码登录,然后点歌、支付费用,就可以唱歌了。迷你KTV收费模式也多样化,可按照单曲收费,也可以按照时间收费,而且不同的品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以友唱M-bar为例,北京地区单曲收费8元,15分钟收费20元、30分钟38元、60分钟58元。
就这样,迷你KTV成了年轻人的都市新宠,而在资本端,迷你KTV的融资消息也层出不穷,唱吧宣布对线下迷你KTV“咪哒minik”运营公司艾美科技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的第二天,友唱也宣布自己获得了投资方友宝在线6000万元人民币的增资。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迷你KTV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1.8亿元,较2016年增长92.7%,而2018年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70.1亿元,增长率达120.4%,实现市场大爆发。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称,2017年咪哒minik、友唱M-bar等多家厂商利用加盟形势,快速进行线下场景布局,为用户带来新颖的KTV体验,整体线下迷你KTV市场处于初期阶段,设备差异化功能和舒适的用户体验成为各企业争夺市场关键点。
区域争夺
和共享单车相似的局面——用资本迅速铺开市场,第一步竞争的是地理位置和资源渠道。从区域下手,抢先争夺一线城市再进行渠道下沉;一线城市中,首要先占领商场等核心市场。据调查,咪哒大部分都设置在商场游戏厅里,而友唱则设置在商场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更对标核心碎片化时间的人群。
不烧钱?只赚钱?
迷你KTV一开始就不存在烧钱的说法,在自营范围内,因迷你KTV成本、租金和电费的成本大概有两万,而每天每台机器营收在100-500元之间,那这样,大概半年可以回本。
然而加盟方的风险会更大。因为自营的大部分区域都在一二线城市,想参与体验的年轻用户偏多;地方的加盟商要面临更多人流量和对标人群等不确定因素。同时,也要面临机器损坏率等问题。
对于迷你KTV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些迷你KTV的工作人员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这个市场仍不饱和,还有较大发展潜力,“不同迷你KTV品牌外形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了,未来主要靠服务质量和软件功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称,迷你KTV只要不停地更新迭代,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性,或许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但仍然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新玩法,才有资格畅谈千亿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