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去现场听音乐并非坐在舞台上,而是在众席中。因此,我们认为的 “现场感”是指离开表演舞台一定距离下的观众席位上所听到的声音为标准。而唱片录音就不同了,通常情况是麦克风放在舞台中间,离开乐器、演唱者非常近,这种极其亲密的接触,犹如我们从距离远的观众席移到舞台上的乐队中央,这都是流行音乐多轨录音及混音 (multi-track recording and mixing) 的特質。那么,这两种不同距离和环境听到的音乐声会有什么不同呢?其实,答案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能想像得到。观众席位置听到的中高音较柔和,低音量足并下潜得更深,同时前后的舞台空间感强。而当我们像麦克风一样站立在舞台中间听音乐的时候,我们的感受与刚才就两回事了,中高音未必柔和了,齿音强烈了,喉部的喘气声音因距离近,所以歌唱者喉部的丝丝声特别清晰,大家可想象您身边的人当贴近耳朵,犹如麦克风贴着歌唱者的嘴巴一样唱歌,中高音的感受变化了,此时已不见得饱满滋润,在感受低音或者低音乐器发声时,会觉得低音的余韵和延伸包括量感似乎减少了。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低音的波长很长,所以它的延伸必须达到波长对于空间长度的要求。所以,在舞台中间听到的低音速度快而且量感一般。由此,我们可以想像有些器材发出了唱片录音中所没有的量感和低频延伸,是因为器材本身的失真所带来的音染。当音盆在应该停止震动的时候还在震动,于是所谓的“量感”就增加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很喜欢这种“品质”的低音,不但如此,还以为这种低音是正确的!所以,问题就来了!争论也就自然产生了!
两种不同的「现场感」 有几方面的差别
细节性的差别:
唱片录音「现场感」中的细节比观众席上的「现场感」之细节多出很多。有时因为近距离的录音关系,一些杂音和细节会影响到音乐主旋律的呈现和突出。所以,极多细节的高像析度唱片录音会使你感到音乐声并不怎么好听!
高音的差别:
唱片录音「现场感」的高音能量比观众席上「现场感」的能量更强,甚至有刺耳的感觉。人声的齿音和喉部的丝丝声在唱片录音的「现场感」中更为明显和强烈。有时,观众席上听到的娇嫩女声在录音「现场感」中会被齿音和喉音所掩盖,除非麦克风套上风罩 (windscreen),你很有可能感觉不到那种娇嫩。
中音的差别:
唱片录音「现场感」的中音比观众席「现场感」的中音单薄。一方面,由于高音细节极之丰富,极高频部分会能量过度,使得我们感觉中音部分变薄了。
速度的差别:
唱片录音「现场感」中的速度远远超过观众席上的「现场感」。离开发声体的距离越近,声音传播的时间就越短,声音速度当然就越快了。观众席「现场感」的声音速度也因为距离的关系,就明显变慢了。
低音的差別:
唱片录音「现场感」中的低音量感比观众席「现场感」的低音量感明显少。这是因为唱片近场录音的速度快和距离近,在这两种根本因素的作用下,低音速度快速到达的同时,量感自然不比远距离的听感。
气氛差异:
唱片录音的气氛必然是「紧张」些,而远距离聆听舞台演奏可以是轻松淡定。如果远距离观看战争,一般的感受是气氛比较平静。相对于自身直接参加交战的那种紧张气氛是远距离观看所没有的感受。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您身临其境处于乐队的中间,将直接被乐手那种全神贯注的张力感染。
作为真实还原唱片音乐讯息的音响器材应该以哪一个「现场感」最合适或者是正参考标准呢?答案经已浮上水面,既然您播放的是录音唱片,理所当然应该以唱片录音的「现场感」作为参考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