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泛文化”成为一个热度颇高的话题。优酷一口气发布了文化脱口秀、文化真人秀、文化轻综艺、文化纪录片等20档泛文化节目。一时间,文化产业内外普遍讨论描绘着未来产业时代的轮廓,消费升级,文化自信,创新艺术……一个又一个概念,让每个人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去探寻领悟泛文化的意义和走向,“泛文化”时代的到来已初见端倪。
泛文化:文化内容的创新表达方式
在当今的文化产业学界,“泛娱乐”“泛生活”“泛艺术”等泛化概念被经常提及,在拓展了传统表意体系的内容涵盖范畴,延伸了旧有意义框架广度的同时,也冲击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有玩文字游戏行学术诈骗之嫌。因此,明确泛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是理解“泛文化”乃至其它相关术语定义的必要前提。
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泛”字有以下几重含义:漂浮(泛舟);透出(泛红);弥漫,向四处漫流(泛滥);不切实际的,浮浅的(空泛、泛泛之交);一般地(泛指、泛称、泛读)。
从这些基本释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泛”主要形容的是以某一对象物为中心向与之联系的相关维度延伸、拓展及弥漫的过程。这就使得泛化概念得以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综合的思维去看待分析文化产业的前沿动向。
“泛文化”是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共生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概念,它以某一文化焦点或流量源为轴心,以大众可接受的文化阈值为限度对文化进行横向开发,从而凝聚优质的注意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的双丰收。泛文化需要与假文化严格区分,杜绝将任何事物都打上文化的幌子,行庸俗恶俗之实。
因此,理解泛文化概念要抓住三点:
1、泛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高质量的内容为保障。
2、泛文化通过赋予对象文化属性,用娱乐的手段给予消费者知识分享、智慧输出、精神愉悦。
3,泛文化传播的更广泛,更易于被年轻人接受。
简言之,“泛文化”即是文化内容的创新表达方式,让曾经高高在上的文化更接地气,更合百姓尤其是年轻人的胃口,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泛文化:让你的灵魂丰盈有趣
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世界的丰富,使得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交通工具的改进,媒介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市场,使得一切物质产品变得唾手可得。人们在市场上疯狂消费的同时,也对丰盛堆积的商品产生一种厌烦感。
因此,人们开始转而关注其隐含的意义、符号意义的消费,这就是文化消费兴盛的社会原因,也是泛文化时代到来的社会基础。这也是川久保玲拥有大量拥趸的原因,大家愿意为其买单的不是服饰本身,而是服饰上精神意义追求的文化艺术符号。
从人类思想的发展变迁来看,泛文化的出现是有一条明显线索可寻的。从古希腊的先哲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世界,到中世纪的神学家把目光投向上帝,然后近代哲学家再把目光回落到人自己身上。当把目光投向人身,投向人自身的生活世界时,作为人的生活方式的反映——文化就开始作为一个自觉思考的主题被凸显出来。当我们无限“向外求”而使得我们的触角通过互联网、卫星等科技手段,跨越了世界的千山万水和宇宙的广袤无垠,进无可进后,我们最终选择了“向内求”,向我们自身去追求艺术的生活表达和平凡生活的美学光芒。
于是,当你发现身边出现了如《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清流”变热流的节目,因其高质的文化输出,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话题的高热度;19岁的武亦姝刷爆朋友圈的时候,不要以为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实这只是长久的量变引发的质变。
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让世界变平的同时,也让内容生产的门槛降低了。信息过载、鱼龙混杂、内容泛滥反而等于没有内容,价值稀缺,充斥着娱乐至死的环境中,单纯的感官娱乐让人们内心焦虑,空无一物,灵魂饥渴,现实呼唤文化的增量内容调节我们内心的平衡。但是,现在的传统文化类型,大多以高冷、学术的面孔出现,使得文化与大众之间构筑起了一道传播屏障,并不能满足年轻用户需求。今天的文化内容创作和传播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拐点。
有这样一句话“你永远缺一件衣裳,大脑更不能走光”,不走光的大脑一定有着有趣的灵魂,所以泛文化以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和时尚有趣的表达方式,获得了文化消费者的认可。从文化到泛文化的一小步跨越或跨界,是当下文化传播和扩散的最优选择。
泛文化:深化、丰富、延伸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泛文化”是对文化内容生产及解码过程的创新性探索,是对文化精英主义的嘲讽和对大众文化的崇拜。多元文化的多样表达是“泛文化”的核心内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思维制造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泛文化内容,让文化以更有趣、更易懂、更世俗和生活化的方式与受众见面,从而填补期待视野与个性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缺口,完成从内容生产、分发渠道到受众消费的全产业链对口服务。“泛文化”对文化内容有效获益成份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方。
创新文化内容的表现手法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催生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内容表现手法,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范式,尤其在互联网的支撑下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业态和内容叙事模式。内容的呈现方式与产品的营销理念息息相关,“泛文化”产品力图满足新兴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思考新的文化内容表达体系就成为理所当然的现实举措。文化内容的多元演绎依赖文化传播媒介的转换,这种转换不仅停留于技术层面,更要着眼于文化价值观的重塑。
延伸文化内容的价值链条
从某一角度而言,“泛文化”既是对文化IP的深度开发,也是对文化内容产业链及价值链的延伸。“泛文化”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以文化内容全产业链运作为基本前提,应用合理手段增加文化附加值的创意效能,激发文化内容创新的活力,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接受文化市场的考验和文化竞争全球化的挑战。“泛文化”学理框架的建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研究对捕捉文化市场新动态的敏锐性,也为文化产业的实践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泛文化时代是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时代,它不再有高雅和通俗的区别,它在保有内容高质量的同时,兼顾了商业性、复制性和流行性。泛文化使文化更走进普罗大众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更走进心灵、更靠近灵魂。
如果说以往的时代是我们人类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使之得以积累、传承,那么泛文化时代就是文化以各种创新方式滋养着我们,让我们对生活、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和领悟,让我们的心灵更丰富、灵魂更有趣,让我们成为更完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