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升级11.2声道,由于两台功放功率输出总数达16声道,便“蠢蠢欲动”想连接使用“上中置”声道音箱,但想象不出实际效果究竟会怎么样,生怕画蛇添足弄巧成拙,思来想去便只老老实实专注于11.2声道。直到前些天做了两次实验,才得出了自以为充分、确切的结论,遂决定开始实施,启用上中置声道。
设立上中置声道的起因
在家庭影院环绕声设备中,中置声道历来是最为重要的,但摆放起来位置最难达理想,皆因画面显示部分与中置音箱的发声位置形成了冲突,无论把中置音箱摆放在屏幕上面还是下面,都偏离了应有的定位,且屏幕越大声音偏移越显大。多年来对这个问题在爱好者中曾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例如:
1、在环绕声设备与电视机组成的系统中,取消中置音箱,以电视机内置音箱来代替,但频宽、音质音色难达理想。
2、设立双中置声道,把两只重放中置声道信号的音箱紧贴显示屏两侧摆放,但皇帝位变窄。若观听者座位偏离中央,中置声道发声也随之偏离。
3、取消中置音箱,把中置声道信号融入前置主声道中。同样是皇帝位变窄,且连接上增加复杂性。
4、对放在屏幕下方或上方的中置音箱,做较大幅度上仰角或下仰角摆放,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直达声音的扩声方向,而并未改变实际发声位置。
5、使用两只中置声道音箱分别放于屏幕上下。但只用一台功放如上所述并联音箱后在安全性上有担心,串联音箱会引起阻抗增大,则声音的力度受到限制,使用两台功放要增加投资,且在音色、定位甚至声音同步等方面受质疑,等等。
之后(自前几年开始)有了真正理想的处理方式——制造、使用透声幕,这样就能把本该由屏幕中央发声的中置音箱实际摆放在屏幕中央。但透声幕成本、售价相对较高,且实际使用环境要求在幕后有安置音箱的空间。
本人当初设置“上中置”声道,就是想通过使用双中置,将发声点由屏幕下面移至屏幕中央(想法是单声道音乐在立体声设备中播放,发声点就聚像在中间,横向如此,竖起来也应该是同理吧),但能够达到目的吗?几年当中我都无确切答案。
有8个声道(8只音箱)组成的前方声场
信心曾经动摇
在系统中增加一只上中置声道音箱(即使用双中置音箱分别放置于屏幕上下),对将发声点由屏幕下面移至屏幕中央,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信心,但有一个问题曾经让我对实际操作产生了动摇。
多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房间四壁摆放4只音箱,播放单声道音乐由4只音箱同时发声,以为声音来自四周会显得非常立体非常好听,可实际效果让我大失所望,声音依然没有立体感,且无论身处何位置,总是感到只有一只喇叭——离耳朵最近的那只喇叭——在发声。平时听立体声音乐也如此,只要偏向某一边,声音定位就随之偏离,只有当两个声道的声音信息有区别时,才能感知到离自己较远的那只喇叭在出声。
即使两只喇叭摆放在上下与摆放在两侧道理基本一样,能够让声音定位在中央,但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两只音箱必须与听音者距离基本相等,二是两只音箱的音量电平必须相同。然而这就出现了问题:1、使用100英寸甚至更大的屏幕看电影,观听者是坐于摆放在地面的座位上,绝大多数都是距离摆放在屏幕上边的音箱远于屏幕下面的音箱;2、在上远下近的情况下,要达到声音定位于屏幕中央,上面音箱的声压就要大于下面。若此,在用同等功率推动音箱时,上中置音箱的灵敏度就要高于下中置音箱(同品牌同系列,灵敏度相对高的必然是喇叭单元口径相对大的较高型号);若使用同型号音箱,给上中置音箱的功率就要更大些,两者必选其一。而实际使用上、下分别摆放的中置音箱,按常规摆放在下边的应该是型号相对较高的“主中置”箱,反之摆放在上面的则是型号相对较低的“辅助”中置音箱。按照前文所说的情况和原理,如果上中置音箱的音量不明显大于下中置,听到的声音依然是来自下中置(上中置声音完全被淹没了),中置声道的定位并没有上移,那么所增加的设备、所多花的资金、所付出的功夫岂不是都白费了?
两台天龙功放组成14.2声道功率放大
决定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以前我对于设立双中置声道,觉得关键在于能否保持良好的声音定位,即担心发声点上移后,会否严重丧失了精准性而变得模糊一片。后来我觉得更为关键的在于:如果来自上中置声道的声压不明显超过下中置,在听感上是否依然与先前一样,即只听到来自屏幕下中置声道的声音(发声点并未上移),上中置音箱虽然也在发声但完全被覆盖被淹没,如此这多出的上中置声道就完全失去了价值。
任何现象和结果都有理论在支撑,而声学理论非常高深非我等所能悉数掌握。在不具备理论的情况下,只能以实际操作后的听感为依据。本AV系统现在使用的是两台天龙功放AVR-A100和AVR-3803,遗憾的是用这两台AV放大器很难做实验,因为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不能在完全屏蔽主功放功率输出声音的情况下,只获取由前级输出信号经外接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声音,功放的功率输出与前级输出是同步控制的,只要关断功率输出,前级就无输出信号,前级输出信号自身也无法单独设置(或单独控制)电平,这样就较难更明晰、更准确、更强调性地进行实验和感受上、下中置音箱发声的对比关系。
后来想到一个非常好的实验方法:利用具备左右声道电平控制功能的双声道功放连接相关设备进行听音。
两台功放背板密密麻麻的接线
成功的实验过程和惊喜的实验结果
我卸下寒舍纯听音设备中的马兰士PM-14SA放大器,放在我平时看电影座位前的茶几上(必须在实际听音位置上亲自操作器材仔细聆听声音的变化过程),用长线接上一对书架箱,音箱分别放在上、下中置音箱的位置,接上CD机,播放可连续以恒定音量放音的单声道音乐,将功放听音模式切换到非直通位置(直通时左右声道和高低音控制不起作用),电位器固定在声压较大的位置,轻轻转动左右声道电平控制旋钮,聆听两只音箱声音渐变的效果。
此旋钮的功用是,当旋钮转到某一侧端点时,只有这一侧的音箱发声而另一只音箱完全消音。旋钮中心点转至面板中心位时,两侧的音箱电平相同。某一侧声道的声音变量是在旋钮全程中都有变化,还是从端点后的某一点上才开始变化?实验得知,任一侧声道的电平在起点至中央是完全一样的,都处在最高位,过中心点后则开始向声压减小渐变。
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其实一次就有了结论,之所以多次重复做,与其说是在对结论进一步确认,不如说是在享受这个过程和结果),给我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惊喜——
1、左右声道电平控制旋钮全程是从早7点位置到晚5点。在由两端向中心转动时,上午10点半至下午1点半是明显感知区,中午12点自然是最佳感受区;
2、在改变两只音箱电平过程中,发声点由下端(或上部)向中央位移是客观事实,然而或许是由于上下的改变没有左右的改变明显,或因座位与屏幕较远致使定位点并非是精确的聚像,或器材的档次及本人的听力都有限,这一变化过程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明显确切;
3、请注意!本条是最核心的一点,既是实验的最大体会和收获,也是敢于断言在家庭影院设备中,使用双中置音箱在大屏幕上、下分别摆放,有完全正面作用的突出感受依据:从旋钮转至上午10点半起,声音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在定位有上移感知的同时,声音变得开扬、明朗、丰满、厚重,不仅声压变强,而且密度增加。以前所听的单中置声道声音,除了发声点确实偏低以外,音效本来觉得很不错,此时相比之下,单独听一只中置音箱发声,就显得压抑、沉闷而单薄(听音感受历来如此,当听一套自己觉得非常满意的设备时,似乎想象不出再好的声音还能什么样,只有在另一套更高档、更靓声的设备与其同场竞技时,才能确切地感知原先设备的差距所在)。我要说的是:双中置声道(调至最佳效果时)带来的正面作用,使得改变发声点这个初衷反而降至第二位,声音变亮(此处不是贬义)变厚是第一位的!这符合在影院音效里中央声道是最重要的这一理念。
4、关于定位,只要声音依然清晰、坚实、不散乱,我以为无须定位于某一点,因为屏幕画面是巨大的,在屏幕画面中应该的具体发声点(例如剧中人对白)本来就不是固定的,所以完全不必苛求一定聚焦在中央很小一点的位置。绝大多数设备把中置声道摆放在屏幕上、下,之所以为人们(器材制造者、设备安装者、观看听音者)所广泛接受,就在于这种不苛求,认为影院特别是家庭影院,看画面效果甚至欣赏情节是第一位的,而且只要声音与画面同步,自然会给观听者带来声画一体的感觉(包括发声点的错觉)。
5、双中置音箱若摆放在屏幕两侧则皇帝位变窄,而摆放在屏幕上下则皇帝位无变化,因为无论坐在房间哪个位置,都是横向的变化而上下的变化非常微小。
对双中置声道有不同认识由来已久
记得在十几年前,就有设置双中置声道功率输出的AV放大器机型,当时本人差一点就买一台这样的国产机。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AV功放我不知道,至少我没在各名牌放大器中发现,其原因无非是:设计者没有考虑过这种方案;没有较多的消费者显示出这种需求;认为完全没有这种设计的必要(甚至认为如此设计在使用中有负面作用)。
在网上我看到,近些年来,一些发烧友、家庭影院爱好者一直有这一话题的争论,观点诸多,肯定的、反对的、中性的都有,其中极少数有过实践,大多数则是凭理论、凭认识、凭想象表述观点,有时争论还很激烈甚至语言很极端。其中对双中置方案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者,诸多依据中的一条是:如果使用双中置有必要,为什么那么多(几乎所有的)名牌产品都无这种设计?难道这些每天深入其中的专家都没想到这一点?
以前,我对双中置效果究竟如何没有答案。现在,我对所有的AV放大器为什么都不设置双中置声道功率输出当然也没答案。但我经过此次实验后坚定地或许是固执地、毫无保留地认为,若要获得影院设备中的中置声道的理想音效,方案一是在透声幕后安置中置音箱,二是使用上下双中置声道音箱。否则,只用一只中置音箱放在屏幕下面或上面,即使音箱的档次再高、表现再好,也有未挖尽潜质的遗憾。
或许会有不少人反对甚至嘲笑我这种观点,但是我以为,如果您是在实际做了实验有了体会后有不同意见,我会承认这是您的或许也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认识和观点。如果您对使用双中置音箱没有做过能获得实际听音感受的实验,而仅凭经验、想象或某种理论来推翻我的观点,那么建议您先感受一下实际效果再做结论。
可能很多人还会有这样一种认识:即使使用双中置与常规配置音效有些差别,增加投资、增加器材大动干戈搞双中置,特别是在空间有限的家庭影院场所,有这个必要吗?这就是另一个问题,如果不太讲究,有个入门级的5.1声道设备已足够。但不少发烧友都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就是只要有可能就追求极致,只要有可能就不遗余力乐此不疲,对于有足够财力的高烧友,只要有可能就不惜成本。那么我强烈建议,如果您的系统不是使用透声幕(也不准备或没条件改用透声幕),就请您试试使用双中置。
摆放于投影幕上方的“上中置”音箱
认知的改变及采用的方式
以前听双声道音乐,特别是在双声道设备上播放单声道音源,在较大角度偏离皇帝位时,由于只是听到距离近的那只音箱在发声,就以为另一只音箱的声音完全被覆盖了。此次实验后,我再次深刻感知这一点,在双声道设备上播放单声道音源,在其中一只音箱前听音,自然仍是只觉得这一只音箱在发声,但当完全关断距离相对远的那只音箱的声音时,才知道这两种情况听到的声音竟然如此不同,那是一种丰满与单薄的区别,也在这时才明白,较大幅度偏离中心点听音,虽然在感觉上是一只音箱在发声,但另一只音箱依然在起作用,也才想到当初听四只音箱的情景也是这个道理。
于是引申,使用双中置音箱,只要两只音箱同时发声,即使两者声音强弱不一,也比只用一只中置音箱效果好,当然要达到足够好的音效,前提之一是两只音箱有基本相同的声压(稍远的一只声压应稍大)。
使用双中置音箱的器材连接方式包括:1、在只有一台功放时,将音箱(根据阻抗值)作并联或串联处理,前提一是保证安全,再是当音量比其他声道有明显衰减时,单独加强中置声道的输出电平(但此方式无法对两只音箱中的一只单独调整电平)。2、使用两台合并功放,以主功放的前级输出接辅助功放的后级输入,两台功放各推动一只中置音箱(当然主功放还要同时推其它声道的音箱),此时注意辅助功放的功率输出要有数量符合要求的负载,以免出现故障或启动保护电路。3、两台功放分别接入影音源的数字音频(例如主功放接HDMI,辅功放接光纤或同轴)。4、一台影音前级接一至两台多声道后级,前级的中置声道信号输出要一分为二给两个后级声道。
我的实际操作情况
寒舍的11.2声道系统连接方式是:AVR-A100做9.2声道扩声,AVR-3803只做前置增高声道扩声。此次增加了第二中置声道,便索性也把第二环绕声道(左右环绕声道B组)也接上,因为已有埋线和已接音箱,3803有7声道功率输出,算是不用白不用吧。
这样总共连接了16只音箱,如果美其名曰说,算是14.2声道,但其实后增加的3个声道不是独立声道(11.2声道的前置增高、前置增宽4个声道虽然也不是原始信号声道,但却是经过特定电路处理的,因而可以称作独立声道)。我甚至想,我后增加的左右环绕声道B组,由于是摆放于左右环绕声道和后置环绕声道之间,是不是可以把左右环绕声道和后置环绕声道的信号同时接入呢?那样当侧置环绕声和后置环绕声有声音信号时,就都加宽了发声点。
随后进行了实际测试。由于先前的11.2声道中的前置增高声道其功率输出电平是由3803控制的,而由A100送给3803的声音信号较弱,我便大幅度增加了A100对该声道的设置电平。接入中置声道信号后,又重新减低前置增高声道的电平,以达到和中置声道信号强度一致。由于无法单独调整中置声道及其它所有声道的前级输出信号电平(因为前级信号是与功率输出电平同步控制的),于是只能靠作为后级使用的3803来调整。不太理想的是这个前级信号实在是太弱了,3803做功率输出时,电位器放置在-20dB时声压已很大(显然是由于各类音频信号源器材达到或接近0dB的输出信号),但对A100送入的前级信号,3803要加到最大电平(10dB),两个中置声道才呈现出最佳声音状态。当然,我现在使用的上中置音箱是89dB灵敏度,而已确定更换为杰士RC-52II音箱的灵敏度是96dB(更换后自然会统一档次和音色),估计3803的电平在0dB或稍高位置就差不多了。关于声音的同步性,我仔细试听后感到并无时间上的错位。
在不足30平方米的视听间内,总共16只音箱演绎动作大片环绕声,在将环绕模式选择为WIDE SCREEN宽屏幕电影时,视听间好像扩大了许多,特别是前方声场声音的密度极大,以宽、高、深完全立体的“形状”充满空间,似乎有无以复加之感。使用双中置在已经非常出色的Dolby TrueHD、DTS HD高清次世代音频+Audyssey DSX基础上又锦上添花。
作为视听技术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我没有资格建议厂家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但我却真的且非常强烈地认为,带有双中置功率输出的家庭影院放大器,是能够给多声道音效带来事半功倍作用的,因为在技术设计上是比较简单的事且成本增加不多。视听发烧虽圈子很小,但在偌大的中国绝对数字也相当可观。我当然知道在拥有私家影院的家庭中,比寒舍房间讲究、设备高档的比比皆是,但如在下这般折腾搞14.2声道的,未知有无知音、同道乎? 更多新鲜好玩的家庭影院资讯请关注家庭影院网http://www.hdav.com.cn (微信:cnHIFI),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家庭影院音响玩家互动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