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下这个自适应系统的一些特点。
说到自适应系统,其实我们应该往回追溯一点时间(大约30年左右)。80年代的时候,演唱会开始兴起,那个时候还没有真正的线阵列存在,更多的是使用点声源组成的阵列。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使用点声源组成的阵列主要有两个原因:
1、 演唱会规模越来越大,单只点声源或简单的点声源组是不能够覆盖很大的场地,并提供比较合适的声压级。
2.、那个时候还没有成熟的线阵列。
后来在九十年代中期,很多大规模的演唱会开始使用比较大型的线阵列系统。一直到现在,线阵列的系统发展的已经非常的成熟了。然而,线阵列也存在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线阵列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
1. 解决点声源打不远的问题。
2. 解决点声源阵列覆盖的问题。
线性阵列的距离衰减公式与点声源不同。点声源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衰减6分贝,而线阵列仅仅衰减3分贝。这就相当于我的扩声系统体积可以小很多,所需要的音箱数量以及功放数量都大大减少,并且可以再增加我的覆盖范围。
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线阵列的出现实际上仅仅比较好的解决了点声源阵列的两大缺陷中的一个:声压级传播,换句话说就是解决了点声源打不远的问题,但是点声源覆盖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解决。
有的朋友会说,线阵列可以通过调整音箱吊挂的角度达到不同的覆盖面,并保持一致性。但是在这其中我们默认了线阵列音箱之间的所有单元距离一致。这在J型线阵列当中是不存在的。低频方面由于音箱尺寸一定,往往可以保持一定的单元间距,表现为线阵列传播特性,但是在中高频方面,实际上,号筒依旧是控制声音辐射角度的最根本要素,而非线阵本身。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高频的传播依旧遵循点声源传播的特性,尤其是在线阵列开始弯曲的部分。
另外传统线阵列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主扩与补声阵列间,由于物理问题,必须存在一定的间隔,这就导致了在补声和主扩覆盖面上会出现空白区域。在这个位置上的观众可以说非常的难受,处于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位置。
直到,自适应系统的出现:
EAW Adaptive自适应系统的出现正好解决了线阵列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声音覆盖的一致性。
首先来看一下自适应系统的吊挂模式:
垂直:不需要角度。
水平:无缝拼接。
独特的拼接方式:垂直吊挂和无缝拼接(Anya和Anna也可无缝侧面拼接)在保持了一致的波阵面的同时也让听感覆盖更为一致。
在这两点上,首先垂直吊挂的方式保证了单元间的距离一致,也就是说我可以得到一致的波阵面。其次,水平无缝拼接的方式,保证了最大程度上的声源一致性。声学中心就在阵列的的中心,对于主扩和侧补没有区别。叠加的10°角也保证了从主扩到侧补的覆盖范围有很平滑的过渡。
另外,自适应每一只音箱都具有更多的单元,也就意味着声音的覆盖面可以更细致,从而达到更均匀的、更理想的覆盖面。
再来看看自适应的调整:
在这里我要先感谢图灵,感谢EAW的工程师,感谢各位脑洞大开并且和我一样懒的工程师。正式因为有了他(我)们,才会有了今天的自适应系统。
当然如果仅仅是上面这些,自适应还不能够称为自适应。除了能告诉你音箱的状态,他还可以提醒你需不需要重新计算,达到原来的覆盖,指尖一动,就全改好了。
在音箱的LOGO上还有话筒,可以让音箱的每一个单元发声,通过比对与原始出场时的频谱,告诉你哪一个单元有可能出现了问题。而完整的日志则记录了每一只音箱的状态,让你随时查看历史数据和使用情况。
除了以上这些,OTTO的出现也改变了我们一贯的一个概念:
低频没有指向性。从自适应开始,这句话变成了历史。向背放置的单元,四周的发声孔,完全的电子控制,让低频也有了指向性,简直就是指哪打哪的典范。
以上只是自适应系统特点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更好玩的信息,基本上集成了很多音箱的黑科技。更多的详细信息,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博微信官网来进行了解,也可以之后参见我们举办的一系列试听,展会活动,亲自体验自适应系统的美妙之处。
来源:易科国际 编辑: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