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11亿年轻人面临听力受损#话题上了微博热搜,最近央视CCTV《耳机质量报告》表示某高校调查样本中30%d学生听力受损,近50%的耳机产品质量不合格。
年轻人听力受损比例高的原因,根据央视《耳机质量报告》显示年轻人听力受损,是轻微噪声式听力损伤,意思是长时间承受过高分贝的声音造成的听力下降。世界卫生组织12日发布数据称,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年轻人喜欢听立体声音乐,戴上耳机一听就是几个小时,还有的喜欢煲电话粥,殊不知,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由于长时间的对听神经的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听神经异常兴奋,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加上耳机接近鼓膜,能将声音信号提高9分贝左右,时间长了会对耳膜造成伤害,轻度“重听”,中度以上就耳聋。再者,现在的生活、精神压力过大,不少年轻人喜欢选择到KTV、迪吧中“解压,这种噪音环境,也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带耳机的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内,且应尽量调低音量,以保护听力。买耳机最好选择降噪耳机,最好是高质量的入耳式或者头戴式耳机,这样可以降低背景噪音,让使用者可以听到较低音量的声音。
耳朵也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与人沟通的重要器官之一,在普遍重视保护视力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忽视了对耳朵听力的保护,否则一旦出现听力减退,我们的生活也会陷入困境之中,所以保护我们的耳朵真的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吧!
1、避免各种噪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老化。
2、避免发飙。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乱挖耳朵。平时不要随便用小木棒、发夹等挖耳,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婴幼儿更要禁用这些药物。
5、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所有这些,都是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6、少吃高脂肪食物。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
7、积极医治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耳咽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不小心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化脓感染,影响听力。
8、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