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音响:音场,位置感和深度感
2021-03-16

人耳对于音场的感知,除了“宽度”以外,其实还包括了位置感和深度感等,那我们又该如何对这些感知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呢?今天就和大家再做个探讨。

一、音场的位置感

音场的位置感,我们可以理解为包含两个要素:

其一,音场作为一个整体所呈现的“舞台”轮廓形状,以及人耳对于整个舞台的方位距离感知;

其二,“舞台”内不同音像(乐器、歌手)的分布排列。

好的音场“舞台”轮廓,应该让听众可以清晰而正确的感知音场的“前后高低”,好的“舞台”距离,也应该远近适宜——通俗的讲,用耳朵就能“看见”舞台在正确的高度、正确的距离呈现于面前,并且轮廓形态也是如录音现场一般准确的。而好的舞台内音像分布,同样应该做到通过听感,就能正确感知各个乐器、人声的定位,是忠实还原录音现场的原貌。

一些有丰富听音经验的发烧友,在测试系统的时候,都习惯使用交响乐来做测试曲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交响乐队的乐器分布有明确规范,同时乐器的排列也有多个层次,因此使用交响乐能很容易地分辨出各个乐器之间的排列形态是否正确,从而直接就能判断音场定位是否调试到位。

在调节音场的位置时,“舞台”高度应该于两耳水平线基本持平,太高的话会让音场如飘在半空一样,而“舞台”与人耳的距离,在车内应该调至中控台附近,离人耳太近其实并非好的听感,但如果距离太远,则难免又会让人感觉“虚无缥缈”。

、“音场的深度”

音场的“深度”,可以理解为“舞台”的深度感,如果以交响乐来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为,衡量舞台深度的标尺,是交响乐团中排最后的乐器的位置(例如定音鼓或管风琴)。

在汽车印象中,很多人都追求让舞台深度“破窗而出”,也就是在感知上超出前挡玻璃,去到车头引擎盖上方。这其实就和谈音场宽度时人们追求“宽至两侧倒后镜”是一个道理,在汽车音响调音中,好的音场形态确实应该让人感觉“音场不局限于车厢之内”。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理解,好的音场深度不等于“越后越好”,如果片面把“靠后”等同于好的深度感,则调音时反而容易导致音场被人为扭曲,例如变成音场过深,又或者原有的音场距离或者乐器排布密度、层次被拉疏,这些都会造成不良的音场听感。

那么正确的音场深度应该如何把握?在使用交响乐做测试时,我们可以留意小提琴/钢琴与定音鼓/管风琴之间的距离是否准确合理,这两组乐器在交响乐中,一般都是排最前和最后的乐器,因此也正好可以用于衡量音场的深度感是否正确。当然还要留意一点,好的音场深度往往还和“堂音”(混响)是相关的,毕竟在录音现场,真正最靠后(代表录音现场绝对深度)的音像,其实应该是后方反射回来的混响,因此我们在汽车音响调音的时候,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发布0
加载推荐品牌资讯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1999-2021 音响网™®
 咨询:400-6787-160 0755-26751199(十二线)

触屏版电脑版

  • 音响网
  • 视听号
  • 刷新
  • 分享
  • 我在现场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