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专业舞台设备和相关科技的不断提升,各种文艺表演的形式也越发地丰富而综合。各类活动对话筒数量及种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包括很多非专业的演出活动,对舞美、灯光、音响、视频等方面的要求也都很高。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的同时,也给演出音响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实不管活动形式是专业还是业余,充足的话筒数量,都是对声音质量和现场稳定性的有力保障。但并不是话筒越多声音就越好、安全性就越高。从拾音的角度来讲,能用一支话筒充分拾取的声源,就没必要用多支话筒。除了会增加相应的调音工作量,还可能形成不必要的干涉和串音,控制不好会适得其反。从安全角度来讲,每增加一支话筒,无形中也增加了一份产生噪音的隐患。比如接头导线等接触不良、无线系统断频串频等现象。另外控制台所用的通道过多,导致频繁翻页,也存在着误操作、系统反应迟缓等安全隐患。除了物力的增加,人力、精力、时间都要相应增加。所以即便在硬件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对过多的话筒需求量,我们也有必要通过安全合理地设计,适当精减其整体数量。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经常接触一些话筒用量较多的活动,积累了一点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那些涉世未深的从业者,在工作中带来一点帮助。
首先强调一点,我为大家分享的经验,适用于表演形式 丰富且多变的综合类演艺活动,所谓精减数量,是指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前提下,将部分话筒和通道在不同节目中反复使用,从而减少整体数量。对于具体节目,为了准确地还原声音细节,有时还要特意增加话筒。比如键盘类乐器,高低音部分就应分别拾取。像传统音乐会、完整的戏剧、戏曲等剧目,内容形式相对固定,话筒配置必须符合乐队编制和剧情需要,一般没有太多精减的空间。另外本文所阐述的话筒调度,也主要指适合灵活牵换的各类无线话筒。
发射器种类
按发射器分类,舞台表演常用的无线话筒主要有三类。
一、手持式发射器:
圆柱形手柄发射器,配上可拆卸或一体的,动圈式及电容式拾音头。一般灵敏度较低,指向性为心形或超心形,大多已经做了相应的低频衰减和防喷处理,适合人声近讲使用。也可安装在支架上,给适合近拾音,且低频响应要求不高的乐器使用。方便灵活,但不适合远距离拾音,或给低音乐器使用;
二、腰包式发射器:
一般为烟盒大小的方形发射器,适合隐藏在大部分服装内。也可用胶带等外力固定在众多乐器或道具上。通过短线连接领夹或头戴等微型拾音头。大多为驻极体或电容式,指向性多为全向或心形。通常领夹灵敏度相对较高,适合中近(约8-20CM)距离拾音,或近距离拾取声压较弱的音源。头戴灵敏度相对较低,适合人声和部分乐器的近及超近(约2-12CM)距离拾音。两种拾音头隐藏性都很好,但普遍低频响应欠佳。受结构影响,佩戴与安装的速度相对迟缓;
三、直插式发射器(俗称“手雷”)
体积与腰包相当的小型发射器。隐藏性也与腰包相当。自带卡侬座,可直插任何带卡侬头的有线话筒,也可通过选配或定制的适配器连接微型话筒。与声音相关的指标和拾音方式,完全取决于所连接的话筒。
有线电容及动圈话筒拾取
当我们承接到一台,表演形式比较丰富的综合晚会时,首先应通过与导演组及表演者的沟通,更多地了解不同节目的具体形式,拟定话筒类型及数量的初期方案。通常状况下,不需要临时迁场的声源,比如在舞台后方或台侧,固定不动的乐队、合唱等,建议用有线电容及动圈话筒拾取。一是有线话筒相对稳定,安全性更高;二是可减少无线系统的负担,规避串频等隐患。
直插式发射器拾取
如器乐、合唱等相对固定的节目需要快速迁场,建议采用直插式“手雷”配相应的有线话筒,可同时满足了音质和灵活性的要求。“手雷”也适合用在弹唱类节目,若条件允许,乐器和人声最好分别拾取。比如乐器用带支架的“手雷”配电容话筒、人声用带支架的手持或头戴话筒。如果是表演者较多的弹唱组合,也可按小合唱的形式处理,即用几支电容话筒配“手雷”均匀拾取。乐器和人声的比例靠话筒位置来平衡。歌手、主持等尽量使用专为人声设计的手持无线话筒。一些适合近拾音,且对低频响应要求不高的乐器,也可以用固定在支架上的手持话筒拾取。
头戴话筒拾取
带有动作表演的节目,比如情景剧、戏曲、小品等,自然要使用无线头戴或领夹之类的微型话筒。如有选择余地,应首选头戴话筒,由于拾音距离近且方向易控,相比领夹话筒,会得到更高的传输增益和更好的频率响应。也可将皮肤色的领夹话筒固定在演员头部拾音,比如用胶带贴在额头或脸颊上。由于领夹头的灵敏度比较高,位置不宜距嘴过近,以免造成削波失真或喷话筒等现象。
上述是一些常见表演形式的常用拾音方式,我们通过沟通和了解,便可拟定所需的话筒类型和数量。然后根据节目顺序,制定具体的拾音方案。
麦克风明上与暗上
大多数导演在选节目和排顺序时,都很少会考虑拾音问题。由于综艺演出的节目丰富类型多变,迁场和串连便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走台合成中要重点设计与排练的。话筒的分配和调度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迁场时上下话筒是在所难免的,经验丰富的导演会通过节目的调度、主持或视频的衔接、布景的切换、灯光的变化等手段,赢得暗中摆台和撤场的时间,减少和淡化迁场的环节。音响师也可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利用以上措施,向导演组提出合理化建议。当然在不影响节目进行和视觉效果的前提下,音响师可任意调整拾音方式。通常音响人员暴露在观众视线内的话筒上下,可称为明上。反之则为暗上。其实除了一些需要使用话筒支架,又不方便用上述手段,暗中上下的环节外,大部分迁换,都可以采取暗上的方式。最见效的应该是提前将话筒安置好,由演员直接带上场。这肯定是大部分导演更愿意接受的方式,也可以规避由于立杆话筒方向和位置的偏差,而对拾音效果造成的影响。
乐器拾音
各种微型无线话筒,对各类临时上下且适合近拾音的声器乐表演,都很适用。配有很多乐器的专用卡架,用卡侬适配器可直插“手雷”,用选配的腰包适配器,可接驳对应的腰包发射器,是乐器近拾音的较佳选择。将头戴话筒的耳挂部分拆除,把带短杆的拾音头贴在乐器上,也很实用。这两种方式都能与声源保持5—10CM的距离,可有效地减弱,超近距离拾音容易产生的失真,也可以适当减弱误碰拾音头的概率。若只有领夹话筒可选时,一定要慎重,因为领夹拾音头的最大承受声压相对较低,又不方便控制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所以不适合近距离拾取较大声压的音源。当然也可以用一些软接触的物理手段,使其适当远离发声体。
麦克风安装和更换
不论是头戴、领夹还是乐器的专用贴麦,安装和更换都需要一定时间。为了确保位置和指向的准确,经常要借助胶带等外力固定,因此要在相邻的节目共用,(比如利用报幕和前奏的时间,替换头戴话筒)是很难实现的。但如果将不同的微型话筒头提前固定在对应的拾音对象上,只更换发射器却很省时间。只要在腰包上一拔一插便可更换相同接口的微型话筒头。而小巧的发射器,也可以迅速地安置在合适位置,比如放在口袋或插于腰间。基本上有几句主持词或几小节前奏的时间,便能完成一次更换。前提是必须把下一个节目需要的话筒头提前固定好。另外拔插接头时,必须处于哑音或断电状态。
多通道
为了使用的灵活性,笔者在购置无线系统时就本着一机多用的原则。我处共有无线接收40个通道,发射却配了60个通道。手持、手雷和腰包各20个通道。频率都在同一范围内,方便替换和共用,微型话筒以头戴为主。这样规划下来,成本要低于60套独立的无线系统,但交替使用的灵活性,却远远大于40个通道。为了增加临时的通道数量,还可以把两台发射器调成同一频率。比如在腰包用量较大的节目中,可以临时占用,当时闲置的手持发射器的频率,即临时将其电源关闭。必须注意的是,两台同频的发射器,使用时只能开启其中之一。
上述这些措施,确实能够有效地扩展临时通道数量。再经过合理地交替调度,则可大幅度精减实际通道的总量。但如果设计不严谨,执行不规范,也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周全,话筒交替的时间和数量都要留有余量,主要话筒应有备份,尽量少在相邻节目之间共用通道。上面提到的拔插发射器、共用频率等方法,虽然本人经常使用,但也实属无奈之举,必须有一个精明严谨的专业团队来具体实施,否则很难保证安全。
数字调音台
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使用数字调音台。能够方便地存储和调用场景,才能使多变的节目形式始终保持走台调音时的基础状态。控制编组(VCA或DCA)的多次分配,通常也可以随场景一起存储和调用。所以在不方便翻页时,该功能非常实用。尽管如此通道的规划还是需要周密设计的,尤其是碰到推杆不能完全自定义的调音台。那些重要且需经常调整的通道,要尽量放在显眼且顺手的位置,比如整片区域的两端。如果条件允许,用不同颜色来区分重要通道,也是减少误操作的有效措施。因为控制编组只能集中控制电平,那些随时可能调整均衡、压缩等参数的通道,需要方便单独处理。最好能将这些重要通道和控制编组的推杆放置在同一页面,这在几个区域能分别翻页的调音台上,较容易实现。在推杆的分配上应着重考虑,同一场景尽量减少翻页。为了凑在同一页面上,同一通道也可在不同页面重复分配推杆。那些在不同节目中重复使用的话筒通道,调整幅度一般会很大。切换场景时要提前确认,一旦调错场景很难补救。因此笔者在存储场景时,最后一步是全部哑音,当前节目结束便迅速切换下一场景,确认无误后再手动解除哑音(可用哑音编组功能)。虽然多了两个动作,却能增加一份安全的保障。
当然还有很多不太常见,或独特创新的表演形式。对话筒拾取和配置的方案,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对于常规的拾音方式也没必要循规蹈矩,关键要看话筒的拾音特性,与音源在相应节目中的声音特性是否相符。其实各类话筒,声音特点虽然不同,但适应范围都很广泛。有些参数上的差异,是可以用后级设备的调整来弥补的。比如通过均衡和电平的调整,就可以使两支不同类型的话筒,在拾取某些音源时,听感非常接近。因此拾音方案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实验加以灵活处理。总之,合理地分配和调度话筒,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细致周密地设计实施。在保证声音效果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通过对专业设备的充分利用,有效地精减话筒和通道数量,既可以节省有限的资源,又能为整场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