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玩“三味”——美国MIT EVO One iC/XLR信号线

自从上个月试用过美国MIT EVO AC-1电源线后,被它所提供的既寂静又具立体感的音场表现迷住了,用上这条电源线后带来的显著音质提升(确切点讲应该是对电源各种问题的修正让音响器材有了更大的潜力发挥),让人对MIT的EVO系列线材有了更多的期待。

期待的美好总是不期而遇,早几天陈主编联系说收到了MIT EVO One的两款信号线,于是继续体验MIT线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两款线材其实和EVO AC-1电源线都是来自EVO One系列,而且貌似两款信号线的线身结构都是一样的,RCA单端插头的版本型号为EVO One iC,XLR平衡插头的版本型号为EVO One XLR,非常的直观。线材导体是高纯度6N无氧铜,并且带有高效的屏蔽网设计,线身依然柔软易于使用。

以技术支持开发线材

MIT曾经做过研究,认为市面上仍未有一条能依靠导体本身百分之百保证所传输信号没有损失的导线,不管在编织、屏蔽、接地等方面下功夫也未能达至理想的效果。于是MIT的创始人Bruce Brisson先生研发了独家的线路,在EVO One身上就使用了50点的Filerpoles滤波多极点系统技术,针对导线本身缺点而作旁路的修正,从而令MIT的线材能够使不同频率的信号能在同一时间传输,不会产生时间上的延迟,也不会损失传输信号的电流量,保证信号及动态能原汁原味地传送。而这些技术也一直在进步当中,并且会针对所采用的不同材质导线的特定缺点、不同型号的MIT导线来调整线路。具体上无从得知MIT是如何做到上述的效果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黑盒子里有MIT秘技的技术,而且这些线路是旁路在信号传输导体的,音频信号并不会直接经过线路,但线路却能起到显著的改善导体传输性能的作用,因此结果是好的,而且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曾经有不少评论这样形容使用MIT线材后的感受:当乐曲达到高潮时,可以感受到声音的能量充满整个房间,接着在乐曲进入柔板的乐段,能量又缓缓倾泻,后面剩下一片寂静的黑色“背景”。坐在“皇帝位”上,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独家专利

外观上,MIT线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线身上的那个“神秘”的黑盒子,这是MIT行走“江湖”的秘技,虽然市场上还有其它牌子的线身上也带有盒子,但MIT是全线线材都配备了,而且可能是最早玩这套技术的品牌。MIT成立于1984年,而早在1993年7月13日,创始人Bruce Brisson就申请获批了专利的Filerpoles滤波多极点系统技术,然后在1993年11月9日获得了EM能量管控技术的专利权,可见这个品牌在音频线材领域的技术积累,远非普通品牌可以相提并论的。MIT曾做过测量分析,发现传输信号的导线至少会存在两个共振,比如8-10尺的喇叭线,在1kHz以下有个串联共振,在150kHz至250kHz之间有一个平行共振,MIT的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

比如在EVO One这两款新出品的信号线上,黑盒子里就内置了MIT专研的2C3D技术。2C3D是2 Channel、3维立体音场的简称,意味着通过MIT这两款线材,可以在两声道音乐系统里体验到出色的音场效果。在每条采用此技术的导线的黑盒子上,都带有一个三档的拨动开关,上面标识着阻抗的数字,厂方称之为MIT Adjustable Impedance System可调阻抗系统,就是用于匹配不同的器材搭配和调节2C3D效果之用。阻抗是交连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综合比率,众所周知,线材的性能会对连接的器材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没有经过阻抗匹配优化的情况下,输出音量和高频损耗是首先会被感受到的直观情况。MIT曾经就阻抗变化对音响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表了观点清晰的论文《The Effects of Audio Cable as Related to Articulation of Speech and Music》(音响线材对演讲和音乐发音清晰度的影响)。于是,他们开发出如今的可调阻抗系统,使用户可以自由调节线材的匹配阻抗值,以准确匹配器材的输出和输入阻抗特性,从而能够显著提升音乐的动态和结像的表现力,令音场得到更充分的拓展,且提升声音的质感。

在EVO One两款信号线上,提供Low(5-50kΩ)、Mid(40-100kΩ)、High(90kΩ及以上)三档的选择。根据厂方的说法,MIT线材的2C3D技术能够将音乐“能量”传达到聆听空间当中,营造出更接近唱片录音的记录的“现场感”。2C3D技术使音调和声音的细节展现得更淋漓尽致,使聆听者更真切地沉浸在演奏家当中,置身现场的感受是音乐活生感的最佳体现。

选对了阻抗凸显活生感

上次试听EVO AC-1电源线的时候,用了“让音乐重播更栩栩如生”这句话来形容聆听的感受,由于有RCA和XLR两款线同时试听,因此也希望在相同的平台上做一些对比和体验,因此这次试听的系统搭配有了一些变化,继续使用Pure audio柏韵AirDSD Pro数播前级, Marantz SA-KI Ruby石渡健40周年纪念版播放机和PM-KI Ruby合并功放都没有平衡接口,因此功放换上了Vibrato NSR文杰的NS160后级,音箱则依然是来自德国F&F的板岩书架箱,SA-KI Ruby做CD转盘,试听时就可以播放CD和数字高清文件双修了。

EVO AC-1电源线是一款走健康均衡路线的电源线,它没有偏向哪一个频段,重现的低频不强调量感,所以线条感更好,条理更分明。而经过对比试听,也能感受到EVO One这两款信号线也维持了非常接近的声音风格。大家应该都知道《新音响》试音室常驻参考线材是台湾的一款Reference系列,采用OCC单晶铜导体,声音表现也算是比较中性、大气的,但和这两款MIT EVO One对比却显示出差距了,MIT向来只用纯铜做导体,但他家的2C3D技术真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妙术,而三档阻抗匹配的调校带来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在这套试听系统声音本来就比较中性均衡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用中间档(40-100kΩ)会呈现最中性健康的声音结像形态,而如果在本身声音比较锐利的系统上(比如现代的某些晶体管线路的器材),建议可以选择High(90kΩ及以上),那可以令声音显得较温暖饱满一点,结像没有那么锐利但更接近真实,而且线条依然保持清晰鲜明;而如果你的系统原本声音就较为松蒙(比如年代较早的电子管前后级),那么建议使用Low(5-50kΩ)档,立即就能带来凝聚结实的效果,让音场显得立体、鲜活起来。

总体而言,这两款MIT EVO One信号线不会带来显著的声音个性,其音质特点属于中性、均衡的类型,而且在平衡度、细节刻画和低频凝聚力方面取得非常好的平衡。比如重播非常熟悉的天艺出版的陈佳《似是故人来》、达人艺典出版的宁峰《中国心》和龙源唱片出版的《希伯来奴隶之歌》。无论是RCA或是XLR版本,其实声音素质都非常接近,效果非常不俗,所呈现的音质中性、有力,不乏充沛的细节和鲜活的线条感,动态和速度响应都是上好的水平,令人对新一代的MIT线材有了更深的感受。

通过相同的音乐片段来AB比较MIT线和参考线的效果区别,首先,可明确感觉声音的底噪降低了,音色更纯粹饱满;接着可感知到音乐中的信息量和细节都更鲜明更清晰;这还不止,重播陈佳的人声演唱技巧会显得更细腻,那吐字换气发声等细节更清晰了,但这些变化并不会令声音产生尖锐感和生硬感,相反,正是因为细节充沛了,清晰度改善了,声音的密度更高了,结像的立体感也随之得到显著改善。比如《希伯来奴隶之歌》的合唱更能说明问题,在用参考线的时候,合唱声部和层次略嫌不够清晰,线条略显模糊。换上MIT线后,合唱团演唱的力度明显增强、中频密度感改善了,在此基础上,可感受到庞大的录音空间感、更立体感的音场结像力,以及感人的和谐合唱感染力。

重播人声好听的系统,用来重播弦乐一定也表现不俗的,这个定律在换上MIT信号线后重播《中国心》这张专辑就即可验证。在MIT搭配下的系统,重播出宁峰手上的琴显得更清晰、更实在也更有质感,而录音的层次感也呈现得更鲜明了,宁峰的独奏在空间中更玲珑浮现,琴声时而凄美缠绵时而激昂奋进,演奏得细腻感令人动容,而伴奏钢琴的结像形态和动态也都有显著的提升。无需反复对比,都能够感受到用上MIT线后带来的改善。其实并非MIT的技术有特异功能,给音响系统“打鸡血”,而是MIT的确有效改善了线材导体的传输时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光靠几何编织是无法得到彻底改善的,MIT的“黑盒子”却轻松做到了,因而令音频传输更准确,于是声音的改善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发布0
加载推荐品牌资讯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1999-2022 音响网™®
 咨询:400-6787-160 0755-26751199(十二线)

触屏版电脑版

  • 音响网
  • 视听号
  • 刷新
  • 分享
  • 我在现场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