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
——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段鹏
4月18日下午,在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3)主题报告会上,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段鹏以《创新与赋能:以“中华礼赞”为案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为题,分享了实验室在媒体融合与传播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成果。CCBN围绕此演讲主题,对段鹏进行采访。
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段鹏(右)
Q1 您在主题报告会上介绍的“中华礼赞”案例现在还在巡展吗?已经做过多少次巡展了?
段鹏答:
“中华礼赞”中华传统服饰文化VR全国巡展活动现在已经在全国的7个城市举办了9场,由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在这9个月的时间里,也克服了很多困难,第一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了。
Q2 这个案例对教学以及传媒大学国重实验室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段鹏答:
“中华礼赞”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问题的一次阐释和学习领会。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广大师生从服装复原再现、创新设计、制作完成、VR场景模拟再现、陈展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和制作,都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完成的,所以对于学生的教学、科研、艺术创作方面,有非常大的辅助作用。
学生和教师团队在提升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技术以及经验之外,还能对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有更深的学习和体会。我们把项目界定为“中华礼赞”,而不是传统的“华夏礼赞”,就是为了把多民族国家这种融合特质融入其中,它展示的服饰包括了汉族服饰、少数民族服饰、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就是我们对这个展览的界定,也是由此教育广大同学的,对于他们专业技能是一种提升,对于他们的意识的增强也有很大帮助。
Q3 通过这个案例,您觉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意义?尤其是对传媒界,请您谈一下。
段鹏答:
我想第一个是正本清源,这要求我们复原的东西必须百分之百来源于历史,不能有任何的虚无主义的东西,必须要见到一手史料,比如必须看到墓葬出土的文物实物,才可以去进行颜色、花纹、质地方面的复制,而不能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用二手三手四手的材料去复制。
第二个是一定要与现代的科技手段相结合,要了解年轻人的心理,用VR、全息镜头、手机客户终端等多样化的手段,让展览不但可以看实体的展品,还可以下载在手机客户端拿回家慢慢欣赏,再结合教师团队配置的音乐、朗读等呈现出立体化的内容,使其符合今天青年人的媒介接触的需要。
第三个想法是一定要落实总书记在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方面的内容,要多角度多途径地下功夫,我想“中华礼赞”传统中华服饰文化VR展只是其中的一个实践方面,未来可能还需要很多工作持续推进。
Q4 目前国重实验室除了这个案例的推广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案例或者想法?
段鹏答:
我们的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发布了很多成果,比如光明影院项目,是为视障人群释读电影的公益项目,获得了很好的反响;我们的5G广播系统在国内也属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在国际传播方面,落实总书记的5·31讲话,在国际传播的形态和技术手段方面下功夫也是我们国重实验室发力的方向。此外还有智慧剧本创作系统,编剧可以不用自己写初稿,而是通过这个系统完成这个剧本创作的初稿。还有语言文字基地推广的一个系统,可以把传统的中国古代诗词、红色文集、诗集朗读出来,用电子的手段配上音乐,在手机终端上来展示等。
Q5 您在国际传播这方面有重点研究,那么您能不能结合您的观察和思考,给业界提供一些国际传播领域的经验?
段鹏答:
经验谈不上,只能说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吧。第一,讲好中国故事是总书记对我们的一个期望,怎么用平常的、语态、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新闻报道思路,把我们的故事讲出去,传达给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喜欢我们,是国际传播第一个要做的内容。
第二个是国际传播一定会有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作为红线存在,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国际通行的准则,在报道中不要去触碰红线。
第三,国际传播一定要拓展多元化的途径,不再能仅凭通讯社、电视台、广播台这样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今天小红书、抖音、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都已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要途径,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学习和领会让每一个普通的中国民众都能够作为国际传播的主动传播者,传达正面国家形象,在这方面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