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小剧场里的演唱会大版图
大型体育馆向来是不少演唱会的标配,但事实上,剧场正逐渐成为演唱会的又一聚集地。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一个月内北京将举办18场演唱会,其中有7场都在剧场举办,而在大型体院场馆的仅有5场。相较于大型体育场馆,剧场演唱会的演出成本相对低廉,现场的互动性也更强。但是剧场演唱会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在演出档期安排、软硬件设施上有进一步的优化。
在从业者看来,剧场演唱会的数量之所以逐渐增加,与近年来呈现井喷状态的音乐节,以及音乐选秀节目不无关系,这些活动盘活了大批独立音乐人资源,而剧场这样成本较为低廉的室内演出场地,能够在音乐节淡季满足很多独立音乐人的演出需求,也能为通过音乐选秀获得市场关注的音乐人提供演出平台,事实上,在音乐分众市场逐渐形成的当下,线下演出的重要性已经被凸显出来,可以说,能够密集举办演唱会的剧场已然成为内容资源的聚集地。
不难看出,大型体育场馆的演唱会大多是明星的个唱会,但是剧场演唱会的演出类型却很多样,除了有民谣、摇滚、嘻哈、美声等风格的演唱会,还有名家经典唱段集合,或者主题演唱会,既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也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的视线。与此同时,不少剧场也在尝试将经营策略从单纯的出租剧场向参与挑选、制作及推广演出内容的方向转型,在此情形下,种类丰富的演唱会类型也有助于剧场打响品牌。[详情请点击]
②主题公园+旅游演艺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继电影后:中国文化演艺产业成为下一个爆发性行业。从整体文化产业来看,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迈过3万美元之后才有所放缓。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6100美元以上,目前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的过程。
文化行业的快速增长已经在电影产业得到了验证。与电影行业一样,演艺行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演艺产业的规模大,产业集聚化程度高。
国外演艺市场一般都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剧场密集的分布创造出相互烘托、相互宣传、相互刺激的气氛,扩大了观众的整体数量。密集的剧场分布形成一个剧场群落,对于培养戏剧观众和戏剧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带动了旅游、饭店、购物、交通等周边行业的快速发展。
与电影相比,演艺市场呈现更加小众化、消费高端化的特点,但是中国的演艺产业也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民众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对户外娱乐消费升级的需求;
2、政府政策对文化演出市场和民营经济的支持;
3、演艺人才队伍的繁荣发展;
4、演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快速提升。[详情请点击]
③值得中国演出市场深思的国外“突围”手段
意大利是欧洲歌剧的诞生地。17世纪以来,歌剧业不断发展,对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大利目前约有800家规模各异的歌剧院,伴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不景气,政府拨款减少,歌剧业在艺术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凸现,歌剧作为主流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所下降。
中国歌剧市场是意大利歌剧业关注的重点。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有目共睹。单从歌剧方面来看,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关注度最高的国家,这些年中国的剧院数目不断增长就是证明。
都灵皇家歌剧院与中国国家大剧院展开了合作。2014年,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2015年9月上旬,双方联合制作了圣·桑歌剧《参孙与达丽拉》在北京上演,中旬,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赴意大利都灵、热那亚和佛罗伦萨演出,中国故事和中国原创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歌剧热,成为意大利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详情请点击]
④京冀合作抱团“走出去”效果明显
克罗地亚有着2000年历史的普拉圆形竞技场在暮色中显得更加深沉沧桑。这个雄伟壮观的地标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6座罗马竞技场之一,曾见证残酷的格斗与搏杀, 而今已成为游客观光地和举办演出等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演出当晚,竞技场内悬挂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一派祥和喜庆气氛,包括克罗地亚总理安德烈·普连科维奇的全权代表莫妮卡·乌杜恰奇在内的近5000名观众,正关注着舞台上被法国媒体赞为“金手指”的中国青年钢琴家吴牧野,他灵动的双手按下琴键,欧洲名曲肖邦的《华丽大波兰舞曲》那富有浪漫气息的动人旋律传来,意味着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保定市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MERITUM KOMUNIKACIJE D.O.O.、河北聚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主承办的“丝绸之路”中国民谣音乐节正式开演。
澳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常恺特意赶来观看演出,他说,近年来中国演艺机构在海外大型场馆举办文化交流和商业演出并重的演出项目并不多见,这次演出节目形态更贴近海外观众,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演出机构深入海外演艺市场所具备的强大力量。
在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白迎金看来,这一次京冀合作抱团出海,将文化交流与商演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欧洲观众很喜欢 , 很多文化机构对这种运营模式很赞赏 。 较之于纯交流演出 , 更好地实现了文化‘走出去’到‘走进去’‘融进去’。”[详情请点击]
⑤本土演艺原创力缺乏、市场机制不完善
今年是话剧诞生11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密集开展。国家话剧院举办“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主题论坛”,集合全国话剧人探讨今天中国话剧所面临的现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主办的“历史回放舞台辉煌——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展”在国家大剧院举办。2017年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推出“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演出季”,20台中外精品话剧在6月至11月亮相京城各大剧场。演出季期间,还将展开名家艺术讲坛、“与艺术面对面”、剧本朗读会等多场活动。在各地,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展开。
然而,就话剧的现状而言,如何提升原创力成为各方关注问题。国家话剧院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都以原创为主题词。“原创缺乏、文学性不足,是当下话剧的重要问题。”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说。
编剧李宝群也提到,当下中国话剧正处在困局、僵局之中,问题多多,亟待突破。“而制约当下戏剧发展的瓶颈,就是优秀原创剧本严重匮乏。无论是主流戏剧,还是非主流戏剧,无论是通俗娱乐戏剧,还是实验探索戏剧,无论是现实主义戏剧,还是非现实主义戏剧,无论是国有院团,还是民营院团,无论大剧场戏剧,还是小剧场戏剧,都受制于优秀原创剧本的匮乏。”[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