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要市场化发展,也需要公益性承担。只有高端演出和低票价惠民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市场繁荣 自8月30日的那个周末开始,位于城区北部的李沧剧院就一改往日的沉寂而热闹起来。一个多月的时间,九部 “物美价廉”的儿童剧,让李沧剧院破天荒地出现了观众排成“U”字形队伍的壮观景象,“这样的演出,以后还有吗? ”市民不断地追问,让演出单位和剧场管理者既喜且忧:喜的是,低价惠民政策果然可以有效地培育文化市场;忧的是,能否形成常态效应,目前他们心里完全没底儿。
新景:演出中途买好下一场的票
“我们安排第一场演出《芭比娃娃》时,以为能有50%的上座率就不错了。”青岛市话剧院院长王克告诉记者,到李沧剧院的演出是今年市文广新局开展文化惠民公益活动派给他们的“任务”。据了解,由于周边市民文化消费能力有限,之前李沧剧院的演出市场一直不景气。去年十艺节期间,一些外地来青艺术院团的参赛剧目被安排在李沧剧院进行展演,竟出现了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数量差不多的尴尬局面。
但此次青岛话剧院的儿童剧演出,却出人意料地火爆。8月30日第一场演出,1064个座的剧院,只有二楼剩下4张票未售出;后来每个周六、周日的演出,不仅场场爆满,而且演出开始后剧院外还有人在 “游说”剧场加座。9月13日演出 《灰姑娘》,李沧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波不得不动员一些家长:“能不能抱着年幼的孩子看演出,给别的家长让出一张票来?”演出中途,记者发现居然有观众忍不住离座,去买下一个场次的演出票。9月20日的《三只小猪》,提前一周就门票售罄。
家住板桥坊附近的市民韩女士甚至有点抱怨:“一到演出时间,周边的路就开始堵了。”而赵波在调查观众群时发现,其实来看演出的不仅是李沧周边的群众,还有从崂山区和西镇赶来的市民。
原因:低票价惠及普通市民
“青岛话剧院的儿童剧是岛城知名的文化品牌,非常有市场号召力。”赵波表示,由于成本压力,以前高端文化演出很难走进李沧剧院,支撑李沧剧院的多是李沧文新局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
其实,今年除了青岛话剧院,青岛歌舞剧院的交响乐、歌舞、曲艺等也给李沧剧院带来过一段时间的红火场面。“群众不是不喜欢看专业院团的高端演出,而是看不起。”赵波说。据了解,同样的剧目在青话小剧场的演出票价是30元到80元不等,这个价位放到李沧剧院,恐怕就会让观众望而却步了。此次惠民演出,楼下票价20元,楼上票价仅5元,可谓“物美价廉”。
王克告诉记者,到李沧剧院的每场演出,市财政大约给院团补贴两万元,这为低票价提供了可能。“话剧院十几年来积累了30多个经典保留剧目,常演常新没问题,但每个剧目的舞美、灯光、演员成本都不低,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完全市场化,我们很难选择在这里演出。”
担忧:文化惠民能否持续
李沧剧院,即原来的楼山剧院,作为北部城区的一个文化地标,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属于它的繁华和热闹。然而,随着人们文化娱乐休闲方式的改变以及周边大企业的陆续搬迁,李沧剧院逐渐萧条,一度几近废弃。
“十艺节”前夕,我市投入3500万元对楼山剧院进行改造,使它焕发新颜,成为适应现代化文艺演出的新剧场。“如果没有惠民演出活动,它仍难以摆脱沉寂的尴尬,文化地标最终还得闲置起来。”赵波说。
与李沧剧院有着相似命运的还有四方剧院。这个剧院由于被青岛京剧院托管,情况稍好一些,自今年6月以来每周上演京剧大戏或经典折子戏,已经渐渐成为岛城票友的集结地。这几十场演出能持续下来,仍然是沾了“文化惠民”的光。青岛京剧院院长郭建青表示,青岛观众最爱看大戏,但一场戏排下来,道具、服装、舞台装置等等都不是个小数目,而每场最高30元的票价,如果没有补贴远远不够。“我们就是想办法让观众先走进剧场,然后慢慢培养观赏习惯,慢慢培育市场。”
今年,郭建青还在四方剧院引入了一场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女明星童蕾领衔主演的时尚爱情话剧 《香水》,最低票价80元,远低于市场价。
让赵波颇为感触的是,这段时间一直有观众问他:“今年搞的是惠民演出,以后一直会坚持下去吗?”观众们满怀期待。
探讨:“二线演出”打折销售
毕竟,市民的文化消费能力有差别,大剧院这样的高档次演出场所不可能面对全体市民,“文化需要市场化的发展,也需要公益性的承担。”王克认为,青岛的文化市场潜力很大,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票价”仍是一个制约因素,“这次到李沧演出做观众调查时,发现80%的人都没有带孩子看过儿童剧。”
在王克看来,在文化市场暂时不发达区域带动文化消费,是市场化的另一种必要补充。他向记者介绍到德国演出的感受:每到周末,除了教堂里的钟声就是剧院里的歌声,德国人看演出的习惯像吃家常菜。据了解,当地人均收入三四千欧元,看演出的花销人均也只有十几欧元,“政府一直都在补贴文化,市民的消费习惯形成后,也促成剧团不断排演新剧,形成良性循环。”王克认为,今年市文广新局大力推出的文化惠民演出,正是在尝试这条路。
当然,也有的地方为了繁荣文化市场,以补贴剧场的形式运作。比如,北京市在2012年就推出了“大中型剧场每座补贴100元”的政策,鼓励剧场卖低价票。赵波介绍,目前北京很多剧场实行“申报优秀演出项目、按规定获得补贴后再自行运作”的模式。而青岛大剧院时常演出的一些公益项目,也得益于政府的补贴。市区两级财政在扶持本地文化剧场方面完全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另外,赵波还提出了一套类似 “奥特莱斯折扣店”的运营模式,即在文化消费能力较强的一线地区演出过的精品剧目,可以在旺季过后低价引入二线、三线城区,甚至可以是缩减版,以满足消费能力较弱的市民的文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