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场演出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细分音乐种类的快速崛起背后,与音乐制作、传播和欣赏活动密切相关的专业音响市场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根据《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16年中国电子音响产品总产值为2808.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专业音响类产品总值为419.46亿元,同比增长7.3%,高于同行业的增速。
从市场方向来看,虽然在高端领域、具有较强综合竞争能力并且能与国际品牌展开直接竞争的专业音响企业仍然较少,但是国内智能硬件的崛起以及部分企业自主核心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似乎为专业音响产业的发展前景带来了新的亮点。
图片来源:《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
然而,从2013年-2015年中国音响产业产值规模对比图可以看出,专业音响总产值在音响行业整体规模中占比较小,2015年仅占到17.5%左右,同年的音响整机产值和关键配套件产值都达到了专业音响产值的2倍以上。
并且在近几年的音响品牌排行中也可得知,国产专业音响品牌例如音王、锐丰、迪士普和三基等,也一直受到Bose、JBL、Yamaha、Philips和Sony等国外品牌压制。虽然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只达到40%,但是国产占有的60%中,仅有20%是国内知名品牌,其他大部分都是代工企业和普通生产厂家。
另外,靠着“智能”热潮跻身智能音响概念股的许多上市企业也大多是专业音响零部件供应商,为国外知名品牌提供智能芯片、器件和模组等,综合看来,现阶段中国在专业音响产业链上的品牌形象并不明显。
新三板 规模较小,局限较大
在专业音响细分行业,能够进军次级市场的企业并不多,因为大部分普通生产企业并不能满足挂牌和上市的盈利要求。
2015年9月,锐丰音响挂牌新三板,被市场看做是打破专业音响企业上市僵局的一个利好消息,然而并未引起预期的连带效应,仅有飞达音响在2015年3月份挂牌新三板,成为为数不多的效应企业之一。
音乐财经粗略整理了一下现在在新三板上与专业音响相关的企业,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五家:
声威电声,成立于2000年8月,挂牌于2014年1月,市值1725万元,主要业务为扬声器的制造、加工和销售,是生产直接辐射电动式扬声器和音箱的专业公司,主要是为Philips、JBL、创维集团、海信集团、上海航盛和厦门金龙等供应产品。
佳音王,成立于2001年4月,挂牌于2014年12月,市值1.24亿元,主要生产和销售古典电唱机/留声机、古典收音机、古典蓝牙音响、古典多媒体音响等系列产品,有自主研发能力,现已拥有“JYK”、“佳音皇”、“Shenle燊乐”三个注册商标。
井利电子,成立于1995年1月,挂牌于2014年12月,市值8208万元,主营业务为扬声器、仪表控制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扬声器主要应用于电视机、乐器、传真机、音响等领域。
锐丰科技,成立于2001年4月,挂牌于2015年9月,市值6.8亿元,其前身是广州市锐丰灯光音响器材有限公司,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了部分扩声系统服务,并且多次成为亚运会和大运会等活动的扩声系统产品及服务独家供应商。
飞达音响,成立于1994年6月,挂牌于2016年3月,市值未透露,是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音响制造公司之一,实施全球化战略,研发了专业DJ设备品牌DJ-Tech,参加了国内外各种专业展览,被评为中国演艺设备行业20强企业。
在以上企业中,井利电子和声威电声都是专业音响生产的部分链条参与者,佳音王、锐丰科技和飞达音响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
从企业的财报中可以看出,虽然随着演出市场的兴起,参与企业的净利润占比都有提升,但新三板上的相关企业总体规模较小,部分供应商的市值相比直接参与者更显单薄,国产音响品牌锐丰科技也还在亏损状态中。
市场品牌分量不足,专业人才缺失
从整体市场上看,除了新三板上寥寥无几的挂牌企业外,专业音响在A股的战斗力也十分微弱,除了国光电器与歌尔股份等为国外知名品牌建立ODM/OEM关系的代工大企业,并没有足够分量的国产专业音响品牌可以作为次级市场参考。
因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智能硬件,许多没有成熟研发能力的企业也纷纷转向了智能音响的投资大潮中,太过追求新意的烧钱行为也更为国内专业音响的研发进度带来了阻碍。
虽然国内专业音响设备的生产工艺与设计并不逊色于世界上其他大型专业集团,但是专业人才的缺失也为国内音响设备的使用与推广带来了困难。可以看出,因为身居幕后,专业音响市场的相关高级人才储备较少,导致许多应用型的人才都只接受国外专业音响产品的使用技巧,甚至部分演出公司只能花高价请国外技术团队并且自带专业器材,这也让国内的专业音响市场无法在音乐行业上升到被资本关注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