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发展电子产业?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借鉴我们的邻国日本发展我们的电子产业。但近几年随着日本电子产品的衰落,人们开始怀疑学习日本经验的必要性。曾炙手可热的日货如今溃不成军,但换个角度而言,我们要完全相信,日本的电子产业下滑,正是我们企业的一次大机遇,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讲,还是要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为好,厚积薄发。
我们回顾一下日货溃败的过程:
2008年到2015年的8年间,索尼仅在2012年回光返照式短暂扭亏,其他7年连续亏损,仅2015年亏损高达63亿美元;
2012年钓鱼岛事件,国民抵制日货的呼声不断,日本家电企业在大家电领域大幅下滑;
2012年年底,松下电器关闭中国最大的位于上海的等离子电视工厂,2015年2月松下电视全面退出中国生产;
2014年三洋撤离中国大陆,夏普集团亏损2223亿日元(约18.6亿美元);
2015年东芝营业利润亏损超过20亿元;
……
近年来,索尼、松下、夏普、日立、东芝、三菱、日本电气等曾经显赫一时的日本家电代表性企业,不是陷入经营困境,就是淡出家电市场另谋生路。我们不得不思索是什么导致日系产品溃败?
各路媒体都在解读为什么日本消费类电子企业会出现巨亏,总结一下一共四条:地震、钓鱼岛事件、日元升值、创新能力不足。
一场地震就能把日本制造业震垮吗?怎么可能!坏掉几个工厂不可能摧毁日本制造业,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和技术,厂房没了重新造就是了。按照媒体的这种逻辑,把硅谷和华尔街的房子拆了美国就没有信息技术和金融帝国了吗?地震最多只能解释当年的亏损,可是日本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已经连续7年亏损又如何解释呢?
钓鱼岛事件的始末不用多说了,我国国民对日货的抵制也不单是喊喊口号就算的,而是真正在行动上抵制,当年东芝、三洋的销售额下降超过40%,松下、夏普也下降超过了21%,日系家电的销量大跌。虽然中国是日货的消费大国,但仅以此判断为日货的溃败原因未免说不过去。且钓鱼岛事件发生在2012年,而日货代表之一索尼在2008年就开始出现亏损了。
日元升值理论就更站不住脚了。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科技业近年来存在着所谓的“加拉巴哥群岛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局限于日本本身的规格和标准,企业不愿意走向海外,比如手机,所以这也导致了本地市场消化了绝大部分的产量,因此不受日元浮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已经实现生产本土化,不受日元浮动的影响。个别核心零部件虽然在日本生产,但是传导到终端产品本身影响很小。首先,高技术产品附加值很高,都不是成本敏感型的;其次,它不仅仅影响日本企业,也同时对竞争对手产生影响。
第三种观点说日本企业没有创新,而且这种观点好像还蛮有市场。前面三种观点都容易理解,地震、钓鱼岛事件和日元升值都能看得到,但是日本企业真的没有创新吗?这样想真的对日本太不了解,事实上在电子技术的很多领域日本都处于最前沿:例如,液晶面板技术最先取得突破是在日本、夏普最先推出裸眼3D显示技术、高端照相机和摄像机行业几乎被日本垄断。所以说日本没有创新能力这样的结论并不成立。你不能因为日本没有苹果这样的公司就说它没有创新,毕竟世界上只有一个苹果。那么,日本企业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最致命的原因是:日本企业没有真正的了解中国市场!
以我们熟悉的音响行业来说,日系音响的最大特点是看似功能强大、接口齐全,但实际用处不多,买到手后发现大多数的接口就是放在那里集灰和氧化,而在我们天天要用的重要功能上,他们避而不谈,或是虚标假示,国家规定我们国产品牌要分别按8欧和4欧两种方式明确标出是总功率还是单声道功率,是单独测试还是同时测试,包括测试条件(失真度)。而倭国的产品呢,标示130W的功放,8欧状态下单声道测试顶多有60-70W,多声道同时测试时则顶多40-50W。
说到此处,大家一定深有同感,也有如同醍醐灌顶的灵光闪现——难怪我家的功放老觉得软软的没力。再形象一点,开过同等排量汽车的朋友一定会有同感,相同排量的日系和美系、德系车在加速时的推背感就更直观了。
早些年国内企业做的产品,只注重功能,却不注重性能,功率更大了,但细节做差了,品质没保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努力追赶,当今的国内市场已经逐步成熟,国内厂家与倭国的差距也正在缩小,国产品牌也越来越受到民间和政府的认可,品质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扩大,同时技术上也紧跟国际潮流,涌现出一批如:天逸、锐丰、三基、音王……等在技术上、品质上、管理上、品牌上都能与国外品牌抗衡的优秀企业和品牌。
选择国产品牌,我能给你六大理由:
其一、同等功率的功放,日系的价格可能是国产价格的好几倍;
其二、日系从不把最好的产品放在国内市场,众所周知,“一流产品留国内,二类产品卖欧美,三类产品销中国”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
其三、随着国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也开始在很多产品上偷工减料了,一千多块的高清AV功放就是个典型,看上去什么功能都有,很美好,但用上去却不是那么回事,曾经有客户就抱怨,如今的日系产品不再是品质的代名词了;
其四、糟糕的售后服务,电子产品有问题,这个能理解,可不能理解的是逃离中国后的日系品牌,把令人头疼的售后问题全丢给了中国苦逼的代理商,这一点相信代理日系产品的朋友们是有同感的,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其五、因为国内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的日本企业开始逃离中国,将生产工厂搬到东南亚等不发达地区,在国内极具代表性的几家日系品牌代工厂都已经做出了这样的举动,想想看,未来的售后,我们该如何面对?
其六、国产的品质和水平已经不再是N年前的小作坊了,各个方面进步都非常大,不管是高清领域还是在专业音响领域,日系产品都将遭遇来自国产品牌的挑战;以最新影吧、影K市场为例,众所周知,日系功放的功率偏小,推力不足,不适合用于专业工程,这一点毋庸置疑。在中国市场,很多消费者追求影K合一的产品,而这一不带卡拉OK,二不是大功率的小东西就很难再满足市场需求了;
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力量正越来越强大,水果手机已经向华为交专利,吉利已经收购VOLVO,富士康正在洽购SHARP……这无不是国人多年来不断努力的结果。日系产品的溃败带给我们的是机遇,同时也有启发,更是挑战。习大大说了:“打铁还得自身硬”,强大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品质以及国人强大的支持将是国产品牌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的坚强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