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剧院在外观、定位、运营方面等对未来都做出了相应的转型方向:1、进一步明确经营定位以演出为主,电影、会议为辅;2、深入探索演出类型的市场定位,改变场地出租的单一运营模式,尝试联合主办分账、联合开发原创剧目;3、挖潜剧院阵地广告资源,开发剧场冠名空间,实现北京剧院的多元化盈利模式。
改造后的北京剧院门口
北京剧院隶属北京北辰实业集团,剧院建筑面积9387平方米,前广场有1500平米的免费停车场,是京北地区集演出、会展、会议、电影为一体的综合性剧场。此番经过三个多月的改造,现已全部对外开放。本月5号,北京剧院的副总经理任必超接受了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的采访,就北京剧院未来的发展规划作了一番探究。
任必超说:“北辰集团“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业务,而北京剧院作为北辰集团为数不多的文化企业,显然成为了北辰文化发展的排头兵,同时,由于北京剧院位于北四环亚奥商圈,交通便利,地处商务、旅游人员汇集区。这次改造也是为打造北辰集团的文化名片,塑造京北地区综合性演出殿堂做好充分准备。”
外观转型:由陈旧剧场一跃变身为现代典雅的艺术殿堂
改造后,北京剧院在外观上与原来的剧院在明亮程度、大厅改造、前广场修整、剧场座椅等公共区域有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走进北京剧院,就会看到明亮的大厅,舒适的咖啡休憩区,以及剧场内部红砂岩打造的波纹墙壁,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轻松的气氛。剧院装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北京市市花——月季花,寓意北京剧院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剧院内部选用明快的中国红、典雅黄,并采用简练的材质组合而成,既保留了地域文化传统,又展现了剧院文化的艺术氛围和时代感。
改造后的剧院大剧场
任必超说:“此次剧院的改造除了对于公共区域的改造以外,对剧场内部的结构也进行了重新调整,现在剧院有2个剧场和3个放映厅,一厅为大剧场,由原来的930个座位改变为900个座位,牺牲30个座位数是出于解决观演舒适度和安全疏散的考虑,同时剧院座椅都是根据人体工学专门定制;另外还有专门为脱口秀、小型实验剧制作的小剧场,可容纳144人,舞台和座位都是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调整,让演员与观众有更好的互动;三号厅是电影放映厅,座位数是40人,一号二号为VIP电影放映厅分别可容纳31人。”当我问到为什么会进行这些地方的改造时,任必超说:“面对如此竞争的演出市场,这些转变能够更好的提供给观众良好的观演体验,观众也会更愿意在这里欣赏更多的演出。对于一个演出场馆来说,一部好的剧目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观演体验,观众也很难再次走进剧场。”
运营转型:以演出为主,会议、电影为辅
北京剧院开启新运营模式——寻求国内外优秀剧目联合主办与展演;关注自主剧目、原创版权的开发;打造一系列演出季和戏剧节等。
北京剧院在行业内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2015年北京剧院接待观众60余万人次,同时承接各类品牌演出,包括开心麻花的爆笑剧目《夏洛特烦恼》,曹禺经典话剧《原野》等,同时与去年年底成为《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的指定剧场,为北部地区的百姓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价格实惠的演出盛宴。
改造后的北京剧院还将招募大、小剧场的冠名商,衍生品多功能区开办沙龙,以及阵地广告的拓展,同时剧院的二楼将竖起一块近30平的高清显示屏用于演出剧目宣传推广等。剧院力求多元化的运营模式,极大地提高剧场本身的艺术属性。北京剧院此次改造还设置了咖啡区,衍生品多功能区,观众休闲区等演出周边设施,充分实现剧场多元化运营。
改造后的小剧场
其次在场地租赁的演出方选择上,剧院并没有很多限制,剧院将乐于尝试各种多元演出剧种,满足各类观众的自身需求,聊到原因时,任必超有着自己的一套打算,他告诉我们,剧院转型期间,他们也正在尝试摸索,他们的本质想法只想把最优秀的演出带给观众。剧院位置周围主要受众以商务人士和旅游人士居多,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普遍的薪资和素质普遍偏高,这些都是极有利的市场基础,敢于尝试是对每个群体的负责。
后来我们也从任必超那儿了解到了他更从深层次的想法,北京剧院未来还将会尝试以奥运和京味文化为主题的自制剧。所谓的版权意识,目的也只有一个:选择优秀的剧目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有更好的观演体验,打造专属于北京剧院的文化标签。任必超告诉我们,北京剧院的此次改造,也代表剧院的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市场挑战,同时目的性更明确,不仅从定位上更加满足多种人群的需要,也将更好的服务于国内外的优秀演出团队,为北京的戏剧观众争取到最优秀的演出。
改造后北京剧院外观1
改造后北京剧院外观2
改造后北京剧院大厅
改造后北京剧院二楼1
改造后北京剧院二楼2
改造后北京剧院贵宾室
改造后北京剧院1厅、2厅
改造后北京剧院3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