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如何改变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城市经济越发达,文化产业做得越好,跟历史文化底蕴无关。文化才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怎样理解城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产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对城市是一个润滑剂,同时对其他产业在改造、在升级、在转型,甚至产业不仅转型,在转产的过程当中,文化产业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与城市的关系如何,又是怎样改变城市?

  城市面临的困境

  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在经历了以资源消耗为主的工业时代之后,许多资源型城市开始转向服务型城市。然而,信息时代的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例如传统城市转型的局限、“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规划、量大质差的“鬼园区”接踵而至等等问题。

  “千城一面”现象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增长,也束缚着城市的成长。当城市资源逐渐枯竭,文化才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而如何有效协调文化产业与城市的关系,又该怎样好好把握文化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搞清楚以上问题就需要理顺城市与文化产业二者之间的关系。

  城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城市与文化产业是共生的,不是割裂的。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每个城市都在寻求转型,都在全力以赴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发展主体要以当地文化资源、文化资本、人力资源、科技实力等方面作为出发点,最大限度的与城市定位和城市形象等其他“基因”要素相匹配;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要主动与其他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与融合,因为好的城市发展及口碑离不开良性的产业布局。

  文化产业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经融危机的时候就有学者提出“文化逆向”的现象,即越是在第一、第二产业不景气的阶段,文化消费越是繁荣。我国当前传统经济增长逐渐趋向缓和,但是新媒体、在线旅游、现象级影视节目、互动性广告等文化产业黑马现象的迸发使城市的经济产生了新的增长。文化产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增加值,还使传统产业有效升级,促进经济的生态发展。

  城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容器”,也是“土壤”。城市中的建筑、环境、文化、风俗等要素是文化产业创新的孵化器,文化产业正是在城市这个“容器”中实现创新孵化和集聚扩散。没有城市这个空间载体,文化产业就没有了根基,城市不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同时也在提供着人才、资金、思想、社交网络等,而正是城市在上述方面的集聚功能才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

  北京故宫角楼

  文化产业让“形象经济”最有可能实现“形象”,在这个时代特定的经济属性其实已不言而喻了。作为一种时代特征,形象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是全方位的,导致我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形象经济更是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体现。文化产业在享受城市所提供的一切便利与资源的同时,也在反向滋润着城市的发展,甚至可以这样说,文化产业已经在深刻改变城市。

  文化产业如何改变城市

  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但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却又不可盲目和跟风。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考验全局观和前瞻性思维的“民生工程”,关乎政策鼓励、金融支持、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品牌整合、创意人才集聚等要素的共同发力。文化产业不但是城市形象定位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通过自身发展的规模与特色成为城市形象定位的独特记忆点。在这一点上,中外城市都有成功案例。

  首尔。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韩国历届总统为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和创新颁布了哪些相关政策与法规?韩国政府推行对文化产业和文化的正面认识、纠正文化传播过程当中出现的负面影响、抵御西方的文化侵蚀阶段。从80年代以后开始,政府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并分别制定5年计划、10年计划以鼓励提高文化创造力。韩国进一步提出了“韩国文化的世界化”和“文化的产业化及信息化”的口号。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观光产业、会展产业、影视产业、文化特产等都是具有无限市场空间的产业,是财富的宝库”。综上所述,“韩流”在亚洲乃至全球掀起热潮,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韩国流行文化和那些被烙印着时尚之都的城市早已深入人心。

  首尔 “时尚之都”
  伦敦。以往的伦敦虽然被冠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其却称其承受着环境被破坏的恶果,1952年的雾霾事件更是将伦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工业老城”这一称呼的背后是城市形象的没落与无奈。伦敦政府痛定思痛进行城市转型,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政策、金融、基础设施、品牌活动等)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今的伦敦,文化产业与城市形象、城市生活已经形成良性互动,伦敦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重塑了城市形象,也彻底改变了伦敦市民的生活方式,创意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伦敦第二大支柱产业。

  伦敦“文化创意之都”

  成都。成都紧紧围绕内容至上的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了“大熊猫生态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诗歌文化”等系列文化形态。成都从战略、资金、硬件、内容、营销等方面打造文创之都。

  成都“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之都”

  除此之外,通过举行“创意设计周”、“全球彩绘大熊猫”、“成都艺术品保税仓库揭牌”等多个系列活动打造“15分钟文化圈”惠及城乡居民引发民众口碑营销。当成都城市文化的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的时候,昔日的“天府风光”、“熊猫故乡”、“蜀汉文化”让世人眼前一亮。

  文化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这三个使命也正是文化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追求的终极目标。文化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文化城市的概念呼之欲出。

  第一,文化产业的支柱性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不仅仅是光鲜的城市名片,更是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文化产业不但能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还能吸纳就业人口、丰富文化产品与市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将成为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意农业、观光工厂的迅速崛起就是得益于文化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反向支持。

  第二,文化产业的品牌特性愈加明显。文化产业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也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文化消费的时候更加注重价值感、情感、以及美感的体验和收获,而文化产品的品牌最大限度了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某种文化的认同感,所以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当下,“文化产业”本身则成为了一种传播内容及传播渠道,更为直接、有效的去传递城市形象的渠道。

  第三,“文化IP”的拓展及应用。即知识产权,而“IP模式”则指围绕人气高的作品和形象开发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电影、电视节目、电视剧等文化产品。“IP模式”从理论模型逐渐变成文化产业界清晰的现实路径。IP作为一种新兴模式融入到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中,可以将更多的文化形象融于产业链中表现出来。IP的开发首先要挖掘城市文化元素,以形象为载体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在产品的开发中还巧妙地融入城市文化、旅游形象,以此全面刺激文化消费市场,打造文化的全产业链条,实现“城市商品”、“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高度统一。

  第四,“文化产业园区”去泡沫化。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建设受到普遍重视并初具规模。但是,我国当前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停留在起步阶段。文化集聚源于城市中的创意生态环境,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最终目标是服务于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所以建设生态文化园区是城市最大价值的实现。中国文化产业园区模式将从“文化产业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初级阶段逐步过渡到“城市文化与创意城市融合”的高级阶段。

  第五,文化产业的复合平台化功能。由分散到集聚、由产品到服务、由文化产业园区到文化产业小镇、由增量扩张到存量改造、由粗暴嫁接到有机嵌入,每一种形式的进步都意味着文化产业复合平台化功能的进步与完善,而这种功能也正是城市与文化产业最佳的融合方式。将文化产业平台化,以平台优势吸引其他产业人才、资金、思想的汇入;将文化产业复合化,在文产功能至上融合其他产业功能,实现共存式发展。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独特滋养。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当今时代,城市的特色被消弭,而文化是唯一的“救赎”,是使一个城市被记住的一张特有的名片,是最大的不动产。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1999-2019 音响网™®
 咨询:400-6787-160 0755-26751199(十二线)

触屏版电脑版

  • 音响网
  • 视听号
  • 刷新
  • 分享
  • 我在现场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