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级?
在谈后级的作用之前我们先来给入门新人科普一下什么是后级。说到“后级”就有对应的“前级”。狭义的前级,指前级放大器,主要负责对来自与音源的信号进行解码、均衡、润色、电压放大等多种功能,然后送至后级放大器。
后级或者说后级功放,其作用就是负责对前级传过来的信号进行电流放大。还有一种就是合并式功放,相当于把前级和后级功能集成在一台机器里(集成多种功能的东西一般都不怎么样,专注才能出好效果)。
后级功放特点(援引百度百科):
后级的输入讯号很单纯,就是承接前级的输出。但后级的负载是喇叭,这就是让许多音响迷,甚至杂志评论写手搞不定之处。后级是前级的负载,是高阻抗负载;喇叭是后级的负载,是低阻抗负载。看起来差不多,只差一个字,但阻抗的一高一低却造成「很容易推」或「推不动」现象。当前级接上高阻抗的后级,它主要提供适切的输出电压,因为后级扩大机的输入阻抗很少低于10KΩ,有这种后级,但不多见,一般都是47KΩ左右。当后级扩大机接上低阻抗的喇叭,它不但要提供适切的电压,也要提供足够的电流。除少数特例,目前喇叭阻抗很少高过8Ω,甚至还低于4Ω。而1KΩ=1000Ω。差异是不是很大?
所以Hi-End后级,不但讲求大功率输出,动辄数百瓦,每声道独立装箱,还特别注明是大电流设计,当负载阻抗降低一半,输出功率会提升至原来的两倍。若是输出电流能力不足,当负载阻抗降低时(某些喇叭在工作时,例如 Dynaudio,它的阻抗会随着讯号频率降低而降低),若扩大机输出电流不够,就会产生切割─clipping。
下面是一些朋友关于后级的常见问题:
问:增加后级有什么意义,音质会有提升吗?
老蜗牛: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都已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影音行业里的直观表现就是很多用户希望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器材,例如,很多功放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故意生产出做工低廉,用料缩水,功率不足的器材,用户买回去之后发现根本无法发挥出音箱的性能,出来的声音绵软无力,拖泥带水,还有日系功放的功率计算标准太坑(不只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参数中的功率值除以三差不多才是标准功率大小(比如某款安桥功放标注功率120w,实际上能达到40w就不错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后级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通过加后级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声音效果,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声音量感更足,大动态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声音细节表现更好。
大推力后级和低端合并式功放相比,就像兰博基尼跑车和普通家用轿车发动机的区别(前提是你的车身、轮胎都能够承受并达到相应的档次,不然还是没有提升),强劲的动力可以给你“贴地飞行”的震撼体验,普通家用轿车也能跑,但是想提速总会力不从心,只能是代步水平了,还有不懂的用户用非常低端功放推大落地箱,勉强能出声,声音效果一塌糊涂,这就是“小马拉大车”的后果。
问:是不是用后级之后音量特别大?
老蜗牛:这是很多入门用户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可以这样理解:音量的大小与功率大小、声压大小成正向关系,但不是正比例增长。
老丁的这个例子很好:一个自来水龙头的开启角度(相当于音量旋钮的位置)不代表水流的大小,人们肯定是根据实际感受的水流大小(耳朵的感受)来调节龙头的,还没见有谁会去在龙头上标上刻度每次按照刻度行事吧。实际上,龙头旋转的角度不但与你的龙头本身出口的结构有关(相当于后级部分的放大倍数增益),而且还与进入龙头前的水压有关(相当于前级输出的电平高低)。君不见有些地方的水龙头开足了水流还是很小的呢!
增加后级后的效果就是水流更粗了,洗起手来感觉水流充沛舒适。
问:什么情况适合增加后级?
老蜗牛:请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后级的,盲目认为增加后级就会效果翻倍那是妄想,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灵敏度,如果你的音箱灵敏度都90以上了,胆机都能推得很好,预算又有限还买个毛的后级,而经常有人问我的某威某某型号怎么样的朋友,推荐你们了解一下后级吧,有些音箱确实不好推,需要在功放上增加预算。如果你有不好推的音箱,那么添加一台后级应该会有很大提升(关于音箱不好推是什么意思,详见:《音箱“不好推”是什么意思,为何难推?》http://www.hdav.com.cn/play-hometheater/20150609_2495.html):
1.已经拥有带前级输出的合并式功放,打算升级,更低成本来提升音质;
2.组建家庭影院或高保真HIFI音响系统希望获得高品质效果;
3.希望已有家庭影院效果全面提升,购入前级+后级的方式获得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