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音乐剧市场大年?可这3大关键因素还是不能松懈!

随着不断的普及推广,音乐剧这一表现形式已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娱乐消费选择。特别是在国内,音乐剧也慢慢生根发芽,受众人群不断扩大。音乐剧市场在经过2016低迷的一年之后,今年也迎来了业界人士公认的“大年”。

多地音乐剧市场显示出大规模争奇斗艳的景象,让不少人都为之欢欣鼓舞。可是在我们庆祝音乐剧市场更上一层楼的同时,或许也要冷静的思考一下接下来我们还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

2017年音乐剧市场整体回暖

回顾2016年,全国的音乐剧票房收入1.74亿元,比2015年下降23%;市场培育措施缺失,导致音乐剧观众数量下降21%;原版引进剧目票房下降51%,收入仅为0.71亿元,直接影响了整个音乐剧市场。

在经过了低迷的2016年之后,2017年的音乐剧市场整体呈现向好趋势,上百部剧目轮番登陆剧院,部分剧目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场景。仅北京地区就有原版音乐剧引进6部,外国音乐剧引进中文版制作6部,原创音乐剧12部,中外音乐剧在剧目数量上各占得“半壁江山”。同时还有一大批金融投资者进入市场,发力音乐剧的引进和制作工作。

音乐剧市场不断活跃,和长期以来的市场培育不无关系,长期的市场培育、宣传在近年已经慢慢感受到了回报;而把精神追求放在更高层面的80后、90后已经具备了经济能力,成为了市场主力,他们开始愿意为好的音乐剧买单;好的音乐剧出现又在无形中塑造着口碑,吸引聚集了众多目光。

但是在这背后,还有很多问题是中国音乐剧市场发展的掣肘,也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多类音乐剧专业人才缺乏

看过音乐剧的人不难发现,这种剧目属于综合性艺术,是集合演唱、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舞台艺术,题材也是十分多元化,在音乐剧的舞台上可以囊括从古代到现代、从神话到科幻,从喜剧到悲剧等无所不有的剧情。而一部好的音乐剧背后需要凝聚演员、剧本、导演、舞美、灯光、舞台监督等众多的工作种类在其中。

音乐剧属于“舶来品”,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通过《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经典作品,中国观众才开始对音乐剧有了初步认识。而真正开始开设音乐剧专业,已经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中央戏剧学院首办音乐剧班以后,中国各大艺术院校才陆续开设了音乐剧专业,但在教学方法上却一直是以观摩外国录像、学习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示范剧目为主,直到近年才开始扭转在教学方法上唯西方论的思路。

但是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能够让音乐剧人才济济是不现实的,加之音乐剧演员的工资待遇与影视演员相差巨大,也成为了音乐剧专业人才流失的一大原因。

除演员之外,音乐剧专职导演也严重缺乏。导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音乐剧能否被广大受众接受。但就目前国内艺术院校开设的专业来看,表演居首位,编剧、作曲次之,音乐剧导演专业难得一见。这就造成了专职导演严重缺失的尴尬局面。

没有专业化人才,缺乏产业化运作必然影响行业的发展,尽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凭着热爱投身这一领域,但仍需要更多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和加入,才能制作出剧情更加合理、表演更加精良的专业性音乐剧作。

音乐剧需要引进,更不能放弃原创

对于还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中国音乐剧产业来说,学习借鉴西方成熟的音乐剧是一个必然途径。引进原版音乐剧对于观众来说是为他们领略不同语种、不同制作、不同风格的音乐剧目,对于专业从业者来说则需要从中学习。

引进原版音乐剧《金牌制作人》

业内普遍认为,引进经典剧目只能骤然提升市场短期影响力,对于本土音乐剧产业未来的发展来说,需要介入真正的剧目制作和运营。比如可以借鉴百老汇在音乐剧中运用的技术,学习他们的分场和唱段设计,就像拆卸飞机一样,先从技术上分析对手。当然也需要在人才、管理方式、制作手段上有所借鉴,为中国音乐剧人积累更多的经验。

但是我们并不能过于依赖原版音乐剧的引进,同样要大力发展本土原创音乐剧。我们可以根据一张图表简单了解一下2014-2016年原版引进音乐剧的票房占比情况,从图中不难发现原版引进剧目的票房占了音乐剧总票房的半壁江山。这就造成原版引进剧目对整体音乐剧市场的影响系数较大,并不利于市场稳定发展。

但是在本土原创的路上,我们也要明白,不是民族歌舞加故事就是本土音乐剧,而是要通过音乐剧讲述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气质的本土故事。只要创作者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选取能够表达这一内容的最好形式,即使这些形式出自不同的流派体系,在内涵的贯通中也不会给人违和的感觉。相反,如果创作者只是简单地将民族风的表现形式进行堆砌,那么即使元素风格一致,也会使人觉得生拼硬凑、不够连贯。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请给中国原创音乐剧一些时间。优秀的音乐剧对于制作的各个方面要求较高,比如演员的要求,不仅要求演员要现场能唱词,还需要有很好的肢体动作;比如剧本要求,要能够创作出引起观众共鸣又真实有趣的剧本等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得来的,需要市场和从业者有耐心等待优秀原创作品的到来。

合理引导资金才能促进音乐剧市场发展

近年来,音乐剧市场火热发展,也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的目光,纷纷涉足音乐剧领域。资本进入正在发展的市场,能够为市场带来专业的商业运营思路和更多关注度与活力,解决因缺少资金而举步维艰的情况,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限制和非专业建议。因此,资本和音乐剧在互相选择上还是应该更为谨慎。

原创音乐剧《稳稳的幸福》

与传统的圈内人对待舞台艺术的方式大相径庭,投资者是以投资期望回报为目标的,因此他们的介入必将导致市场更为激荡的局面。著名歌剧和音乐剧导演陈蔚在日前接受采访时就认为:“金融投资的进入是需要引导的,音乐剧是一个开放的口,会有资本的热钱往里面进,但现在是一个混沌的状态。首先,投国外的戏没有什么意义,你投它一下,来了就走。我们无论是从资本的再生还是资金的社会效应来说,都有点儿可惜。相反我特别希望舆论引导资金,大力支持原创。我一直期待有一个好的市场局面和真正的市场运作,产生像驻场模式的原创作品。从资金、创作、营销、剧场几个环节都是配套的。”

怎样能够让资本助力音乐剧市场而不是掣肘,怎样让逐利的资本能够从引进原版音乐剧的方向转而关注更多的原创音乐剧目,怎样处理好音乐剧和资本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资本市场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1999-2019 音响网™®
 咨询:400-6787-160 0755-26751199(十二线)

触屏版电脑版

  • 音响网
  • 视听号
  • 刷新
  • 分享
  • 我在现场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