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在2017年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硬件产品,一款被称为HomePod的智能音箱。
除了音乐播放功能以外,HomePod通过内置苹果当家的智能语音助手Siri来实现相关的语音方式的人机智能交互,回答用户提出的相关问题或完成某些特定任务等。
苹果推出HomePod的大背景是,主要科技公司都将语音看作是未来的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
国内公司当然不会自甘落(ji)后(mo)。继集体造手机、造手环后,今年开始互联网公司又集体造起了智能音箱。
从小米、京东这样有硬件生产销售优势的公司,到科大讯飞这样的算法技术公司,到联想、海尔这样的传统硬件制造商、传统音箱厂商……几乎行业内稍有名气者都在做智能音箱。据36氪消息,接下来两个月,包括出门问问、猎豹在内的几家公司都会发布智能音箱新品。
BAT也都在行动。阿里巴巴宣布将与喜马拉雅FM合作开发智能音箱。腾讯也在推进智能音箱项目。百度起步最早,做了开放平台,试图把和小鱼在家合作推出的视频通话机器人推举成标杆性产品。
仅在深圳市南山区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了上百家智能音箱方案商,他们从供应链内的各类公司拿到语音模组、芯片,然后迅速拼出一个解决方案。喜马拉雅FM硬件事业部总经理李海波说,自己迄今已经在市面上看到上百个新生的智能音箱品牌。
在美国,智能音箱极具“王炸”气质
一切始于亚马逊Echo音箱两年前在美国的走热。2014年底,亚马逊发布的这款产品,第一代Echo的设计很简单,主要是个音乐播放器。亚马逊之后又往Echo上叠加了叫Uber、订购Pizza、查询天气甚至银行账户等功能,把它拓展成智能家居的控制枢纽。
据统计,亚马逊Echo去年的出货量达到500万台,截止到 2016 年已经卖出超过 1000 万台,让人们看到了智能音箱市场的巨大潜力。
Echo把一种新的交互以新的产品形态进行了充分的商业化。谷歌的Siri也是新的交互,但方式是却局限在手机,基于Touch触屏之上。而Echo在语音和自然语言理解的交互的首次结合,以崭新的产品形态呈现给了消费者,并且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主要在美国范围)。并且他的入手门槛很低,只有99美元,这个价格即使在国内,都不算高。
圆柱形身体,黑色喷漆,简单大方的Echo,符合亚马逊的一贯风格。音量的控制旋钮与机身完美加上简洁的造型,放置在家里的每个位置都会是加分项。当然,从音响本身来讲Echo并不算完美,亚马逊的新贵Dot/Tap,可实现Echo全部功能,也能连接家中已有的各种档次的音响,算是可以部分解决音质的问题。
Echo开放API给其他智能家居厂家,可以声控飞利浦灯等其他产品。相信越来越多的厂家会加入Echo的平台。Echo最惊艳的是响应速度,即使在国内使用也能做到秒级的响应。这是产品成功的基点。
Echo的大脑Alexa还在持续成长,目前比起Siri其实还很幼龄,但在亚马逊强大的AWS和数据能力加上老贝这个战略偏执狂的支持下,Alexa前途会很光明。
智能音箱在我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水土不服
一、Siri 在美国已经有极高的使用率,在国内很少。而语音输入法也没有被很好的使用。
二、美国的居住环境跟国内差别很大,根据有关数据,ECHO最大应用场景是在厨房,因为美国人的厨房比较大,而且不像我们一样炒菜,比较安静。房间的面积、数量,以及电器的使用情况和习惯也和我们相差很大。
三、欧美人普遍喜欢音乐,有在家欣赏音乐的习惯。
四、东西方的文化的差异,会不会导致人们使用语音产品也有差异。老美性格外向热情,爱说,喜欢表达。中国人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平均不爱开口。
因此,国内的智能音箱可能还需要创新者们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