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播影院即点播影院即通俗意义的影吧或私人影院,大小不一的包厢能同时容纳2-10人不等,在选片区选好片子后即可进入包厢观影,满足了用户对于私密度和非院线电影的观影需求。在4月份出台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点播影院在政策层面被给予了定义——通过互联网或者电影技术系统,以实时点播、轮播、下载播放等方式,向群体性观众提供营利性电影放映服务的固定场所。点播影院在工商性质上有了归宿。
相关政策出台后,点播影院的发展一度被看好,但是从选址地点、版权渠道、观影环境以及资金等方面,目前的行业现状却依旧是“乱象丛生”。对于点播影院而言,该如何才能借着政策的风向更好的起航?
点播影院:前电影市场饱和之后的新出路
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编写的《2017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报告中提到,据统计,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多项指标继续增长,但票房增速放缓、市场增长乏力,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
据《中国电影报》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票房过亿的影片达到41部,比去年同期多了6部。其中,进口片井喷成为了影市上半年最大的话题,进口影片入市后其排片占比一度高过70%,票房占比达到了90%以上,因此进口片票房总和占据总票的的61%。前电影市场依然面临进口大片的冲击。国产影片在国内失去“主场优势”,提升影片价值的渠道就自动转向网络和点播影院,而网络视频门户影片资源相对匮乏且各大网站重复率高,点播影院被认为是具备成为主流的后电影市场主力军的潜力。
另一方面,这些数据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随着参与者的数量逐渐增多,电影市场就愈趋于饱和,电影自身在前电影市场的价值也随之稳定。因此相关业内人士预测,电影潜力的挖掘方向已发生变化,或将全面转向后电影市场,其中,点播影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拨云见日”的政策
于2017年3月正式出台的《电影法》,让电影市场终于有法可依,前段时间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也被看作是正式的承认了点播影院的“合法地位”。
今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会议,传达出将初次放映保护周期从28天缩短的意向,在此基础上,呼吁一级商业院线与二级数字院线共同研发新设备,以更好地保护影片版权,也被认为对点播影院利好的政策。猎云网对于点播影院的发展现状,采访了几家企业,作为行业的参与者,他们都表示,在未来,点播影院作为承接电影首轮发行的二级补充影院,甚至在未来,当点播影院取得了院线电影的放映权,它的地位会逐渐的取代主流的电影院线。
主打VR泛娱乐特色院线的运营商Word VR的CEO黄江安在谈到四月出台的这些政策的时候,说“二级点播影院终于拨开乌云见太阳了。”现阶段的后电影市场的趋势是走向正规化、合法化,万达、腾讯等都相继着手开展点播影院的相关业务。
版权:找靠山成为“出路”?
合法化固然值得行业庆祝,只是政策的出台,是否就真正意味着点播影院的发展之路从此畅通无阻?
虽然四月出台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给予了点播影院的“合法身份”,但是,其中也严肃强调了关于资源数字娱乐信息合法合规、正版来源的问题。盗版影片、违规经营将面临严格的查处与取缔,这也意味着行业野蛮生长的过往将不复存在。
在政策中,明确提出的影片必须依法通过审查,包括依法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国内外影片和依法设立的电视台、互联网视频网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引进的电影等。上述电影均应当获得合法放映授权。
这部分的规定强调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是点播影院的电影必须是获得了公映许可证的影片,二是点播影院不仅需要获取正版的片源,同时更要取得合法的放映授权。
在采访微影时光的CEO闫晋锋的时候,他提到,虽然文件中明确提到,点播影院需要获取《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这两个证件,但是目前两个文件还没有开放获取的渠道,也没有更多的文件出台说明如何获取这两个证件,未来的标准会不会有更大的变动,这个也很难去预测。
百事通极光的CEO杨轶认为,随着之后的政策越来越明晰和具体,未来版权成为点播影院的合法化一道躲不过的门槛,“像一起看点播影院,他们的片源是通过与爱奇艺合作,从爱奇艺的网上渠道获取的,而在未来,这种方式应该是在政策范围内行不通的。”
据悉,在今年,《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将出台,据内部消息称,将会有三家国企性质的企业成为首先获得这份“许可证”。这份许可证,类似于一份“执照”,这意味着,未来大部分的点播影院若想更好的生存,必须要选择去寻找更大的“荫庇”,背靠大树才能好乘凉,就如直播平台寻求“靠山”,以求得政策下的安全生存一样。
对于那些没有大的集团作为资源和渠道获取的“靠山”的点播影院,未来的生存道路的走向,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扩张规模与融资困境
百事通极光的CEO杨轶提到,他们对于融资方面还是相对乐观的,因为目前对与投资机构而言,他们更愿意投资相对“重”形态的实体性行业,而点播影院既与文化有关,也符合消费升级的需求,特别是在政策进一步明晰的状况下,在未来的投资趋势应该是向好的。
只是目前,与点播影院目前在市场上受到的关注度相比,资方对于点播影院的态度始终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度,反而是一直都更倾向于保守。
目前,该行业中的主要玩家有由一德集团与赛富投资、IDG投资共同投资的艾米1895,背靠百事通集团的百事通极光,乐汀私人影院、青柠影咖等。从数据上来看,对于大型的点播影院的而言,只有艾米1895在2013年获得过IDG资本和赛富基金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其他的影院或是没有获得融资,靠自身的造血能力来支撑运营,或是获得的是相对小数额的个人投资,且基本都停留在天使轮阶段。
但是点播影院自己所创造的盈利是否真的有能力完全cover他们的开销?
在四月出台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还提及的一个重点是关于点播影院的设立的场所的要求——一是要选在一个定性场所,二是场所要有消防安全的批文。
基于这两点要求,可以解读成为:位于社区内部、分散在写字楼中的点播影院的选址,由于不符合这两点要求,合法性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也就以为着,未来,对于点播影院而言,更安全的选址是在商业区。不得不提的是,选址上的开销是所有点播影院的开销的一个大头,在未来,如果首要的合理选择成为商业区,这对于点播影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外一部分巨大的开销,则是点播影院的进行“数量扩张”的高昂成本。对于点播影院而言,盈利模式其实是相对单一的,在采访的几家以电影内容为主的点播影院中,他们都表示,主要的收入是建立在包厢费、会员卡以及酒水、食品类的附加消费上,其中会员卡则是占了较大的比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增加铺设影院的数量,成为增加营收一个不得不做的决定。只是每开设一个新的影院点,不论是人工开支还是选址、运营的费用,又成了另一个重压。
从扩张规模中寻求更多的盈利可能,却又可能因为扩张本身而入不敷出,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而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也许只能更多的寄希望于外部资本的注入,同时探索出一套更加合理的商业模式。
未来之路怎么走?
除了资本、商业模式以及版权的问题之外,过去的点播影院的不规范、装修风格、包括提供过多的除了电影之外的娱乐模块的服务,都让消费者对于这个行业建立了一种“不良”印象。如何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去扭转消费者这类的印象,也是点播影院需要努力的方向。
有业内人士表示;“政策的出台,让这个行业出现了一次初次的洗牌,许多运营能力低下,商业模式不成熟的点播影院只能‘被’退场,而随着未来,政策越来越清楚,这个行业进一步规范,前景还是向好的。”
但是也正如杨轶的担忧:“即使政策出台了,具体到每个地级市级的政府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政策的推广和实施,又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周期。”
面对一级院线市场能被挖掘的价值趋于饱和、进口外片狂轰之势不减、国产电影档期及排片量被挤压的多重压力的现状下,开拓发行渠道成为必要的选择。但是,点播影院的规范经营,是这个行业能否真正承担起作为补充电影发行渠道的重担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