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东北和西北边陲已经下过入冬的第一场雪的时候,广东的11月依然是骄阳似火的初秋,但再火的天气也火不过11月15日在阳江“世界音响博物馆”内举行的一次别出心裁的活动——华山论剑,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驾驭六大国际顶级品牌音箱。由世界音响博物馆和力高音响主办的这场活动一连两天在博物馆内进行,首日活动邀请了国内4家音响传媒的音响评论员,在博物馆的大试音室内举行媒体专场试听会,次日在俱乐部的演示厅举行了面向发烧友的产品介绍音乐欣赏会。
大家都明白,通常品牌代理商演示器材只会搭配自家代理的品牌,据我所知,在此之前跨越7个顶级品牌音箱同一环境同期的搭配试听并无先例,因此这次活动也算是开拓了行业的先河。当然活动能够顺利举行是有先决条件的,这是因为世界音响博物馆的丰富藏品,才成就了这番壮举,在此也顺便感谢博物馆的主人李积回先生对行业所作的贡献。假如没有李先生20年来从一位普通的音响发烧友渐渐发展至创办“博物馆”那份孜孜不倦的热情,哪来的条件让我们可以如此畅快淋漓地听遍天下铭器呢。原本的活动计划是用捷克KR Audio 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搭配6对顶级品牌音箱的,这6对音箱分别是美国JBL 66000、日本TAD 2401、法国FOCAL Grand Utopia(第一代乌托邦)、美国Wilson威信MAXX、德国TIDAL泰斗Contriva、丹麦Dynaudio丹拿Evidence(大证据)。但活动的高潮发生了一个插曲,由于主办方和媒体老师们都听不亦悦乎,于是从试音室旁边的展厅中搬来英国TANNOY天朗Westminster西敏寺,让6款搭配变成了7款,所以才有了标题的“驾驭七大国际顶级品牌音箱”。
从头开始认识KR Audio
来自捷克的KR Audio是当之无愧的电子管专家,KR其实是创始人姓名Riccardo Kron的缩写,KR Audio是当前欧洲少数依然投入研发和自主生产音频用电子管的厂家,所生产的电子管深受资深胆机玩家喜爱。Ricardo Kron的祖父Bela Kron,在一次大战后举家离开匈牙利布达佩斯,来到意大利米兰开设匈牙利餐厅。当时Ricardo的父亲在学习小提琴,他的两个堂兄弟,Andreus学医,Adalbert则是西门子的首席工程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好的成就。年少时的Ricardo在校成绩不错,有很好的机会跟随Andreus学医,不过他在学校决定修习科学,想走Adalbert的路途。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各种军用零件如真空管都可以在许多仓库、批发商、跳蚤市场取得,与友人一起搜集电子管和收音机,再拿到旧货市场贩卖,因此一边赚钱的同时也培养出了对电子管和音响的兴趣。而且战后各种重建如火如荼进行,对电子与工程专业的需求非常大,显然Ricardo的选择是对的。
1952年,Ricardo的教授带他去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居所安装Leak电子管功放。指挥大师说声音很好,Ricardo却清楚地知道音响重播出来的声音和现场演奏或演唱仍有差距,问题当然是出在重播的音响还不够好,因此那时他就拟了一些计划来改进音响,让声音的重播更为理想。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距离的,Ricardo到了一家生产电子管、收音机、电视机的公司工作,虽然他热爱这份工作,但一直以来想自己设计电子管及功放的梦想就因忙碌的工作而无暇实现。Ricardo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工作上,直到某一天,他几乎就要从这家公司退休告老了,他在旧货市场遇到一个名叫Alesa Vaic的捷克年轻人,他贩售的古董真空管从来没见过,简直就是遇到宝库。
Alesa Vaic是捷克电子管史上的传奇人物,1988年他从捷克技术大学毕业后成立了VaicValve公司,一开始和两位Tesla的工程师复刻欧洲古典管(后来Tesla分成捷克与斯洛伐克二家公司,后者以JJ Electronic品牌仍在生产电子管),工厂就是Tesla的开发实验室。1994年底,他发表了VV30B高性能管,号称在物理特性上赢过WE300B甚多。Ricardo与Alesa一拍即合,由Ricardo引入瑞士一家公司注资联合成立VaicValv AG公司,陆续开发出屏耗与输出功率更大的VV50B与VVS2B等管。不过合作关系并没有维持很久,两人不久后便拆伙,Ricardo自己成立KR-Enterprise,1998年以KR Audio品牌推出自己的产品,首个产品KR-300B是VV300B的后续管,其实就是将VV300B的电极封装在类似ST-19的新型玻壳,不同形状的玻壳会带来不一样的声音效果。而且,直热式三极管300B在上世纪30年代刚出现时,电子管由28个零件组成,但KR改良的版本则复杂得多,零件总共达到128个,这么做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性能。
全球独有的超级大胆
KR自始至终都维持手工制作的传统,所使用的玻壳也都是一根一根地由老练的师傅吹出来。由于工艺的革新,KR电子管可达低于10-8 torr(1torr是标准大气压的1/760)的超高真空度,使其内部电子流动更趋完美,也带来更好的音乐信号放大与音乐重播表现。那时其它东欧品牌的300B每对大概两、三百美元,而KR Audio的300B将近一千美元一对,原因除了产量极低外,其声音素质也是值得这个价钱的,因此,对音质极端考究的玩家始终钟情于KR Audio生产的电子管。有意思的是,KR Audio只生产功率管,目前只生产300B Balloon、300BXLS、842VHD、845、PX25、T-1610、2A3 Clear Glass、300B WE Clone等8个型号的电子管,尽管产量不高,但是质量过硬。
KR Audio T-1610是一支体型堪比212的电子管,比我们常见的“大管”845、805、211等等都要大上很多,因此即使KR Audio胆机的体型都不小了,但T-1610依然如同定海神针般屹立在机器上,极为壮观且无法忽视。T-1610为直热式超线性的音频高功率三极管,能够输出22-45瓦的纯A类功率。目前没有其他管生产商可以生产能够与T-1610相提并论的音频电子管,即使有如此大功率输出的电子管也非真正意义上的音频用管,而是属于高频通讯用管,因此T-1610在音响业界中是独一无二的。
只有自己才懂得发挥到极致
电子管生产成功后,Riccardo把心思转向了另一个梦想:功放。他认为自己设计的功放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家电子管的声音水平。经过几年努力,KR开发出Kronzilla,使用的电子管正是自行研发的T-1610。至今,Kronzilla的型号一直在产品目录上,并且后来衍生出了几个兄弟型号成为一个旗舰系列,包括立体声后级、单声道后级、合并功放等等。
现在KR Audio的老板是位女性——Eunice Kron,她是KR Audio创办人Riccardo Kron的夫人。Eunice原本是一位医生,在纽约执业。有次她去意大利度假时遇上了Riccardo,两人旋即陷入热恋,Eudice也就此留在了欧洲。后来Riccardo创业,于是两人一起搬迁到捷克,1999年Riccardo被诊断出罹患癌症,直到2002年去世。Eunice在丈夫离世后毅然接下KR Audio继续追逐丈夫的梦想,被业界传为佳话。这次活动的主角是来自KR Audio旗下的旗舰单声道后级功放Kronzilla DX,这套功放体型庞大,最引人注目的是机身前端竖立的两只巨大的T-1610电子管,其双管并联具有纯A类100W的输出,在电子管世界里已经是巨无霸般的存在。
在Riccardo去世后,Eudice领导研发团队继续将丈夫对追求电子管极致性能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于是KR Audio陆续研发的十多款功放中,最著名的当然是Kronzilla旗舰系列。KR Audio非常懂得如何用不同的线路将T-1610电子管的潜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于是他推出的功放涵盖了单端、并联和推挽等方式的线路结构,从2005年开始用在旗舰系列Kronzilla SX功放上,每声道使只用一只T-1610就可以输出纯甲类50瓦功率;2009推出的Kronzilla DXL单声道后级每声道采用4只T-1610做推挽放大,输出功率150瓦。立体声设计的Kronzilla SD后级每声道使用1只T-1610输出22瓦;同样是立体声设计的Kronzilla SX,每声道也是1只T-1610,但阴极电阻电路被彻底更换,具有自偏压功能,输出功率提升为50瓦。单声道设计的Kronzilla DM,每声道2只T-1610单端放大,输出功率70瓦。这次试听的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每声道同样采用2只T-1610做单端并连,输出功率就达到纯A类100瓦。一款T-1610电子管可以玩出如此之多的花样,KR Auido的工程师真了不起。
让人意想不到的前石后胆设计
KR Audio的胆机都采用前石后胆混合的独特设计,一般混合线路设计都是以电子管作前级、后级采用晶体管做功率放大,这样就能够兼具电子管的柔美音质和晶体管的速度和力量感。KR Audio却反其道而行之,前级部分以MOS-FET场效应晶体管做第一级放大,而后级功率放大才采用电子管。KR Audio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原因之一是KR没有生产小信号放大管,Riccardo曾表示,如果KR生产小信号管,产品的价格会高得市场难以接受。但市面上的小信号管都无法满足KR Audio的要求,因此,KR Audio自己研发了声音比常见小电子管更好的晶体管前级与推动线路。
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机身前面的两根T-1610三极管非常壮观,形状类似三十年代英国产的STC 4212E大型直热三极管(相当于两个211),但工作时的灯丝亮度只和211/845相若,不会如212那样发出炫目亮光。在镜面不锈钢底座的映衬下,在昏暗的环境内温暖舒服的视觉映衬下飘送从美妙的音乐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享受。机箱中间的黑色金属罩里面是电源变压器,上方安装了散热片,其后的黑色屏蔽罩里面是音频输出变压器,长时间工作会达到暖手的温度,机箱底座二侧安置了厚实的散热片,估计是为整流器和前级的晶体管散热之用。从输入级或输出级,Kronzilla DX都采用甲类放大无负反馈线路架构,而且线路采用最短信号路径原则设计,能够得到纯净的声音。
试听组合的搭配当然也都是当下顶级的不二之选,包括美国Play Back Design的MPT-8转盘播放器、MPD-8解码器,Syrah Music Server流媒体播放器,德国Einstein爱因斯坦The Preamp胆前级等等
在供电方面,器材所使用的电源经过加拿大Torus Power AVR16电源处理器取电,而电源线则全部选择德国HMS、丹麦Argento、意大利A.R.T.等品牌的顶级型号,信号线分别有丹麦Zensati、Kimber kable金宝、HMS等等,喇叭线则根据不同的音箱作搭配,包括了德国HMS Gran Finale Jubilee、Kimber kable金宝最新的碳纤维系列等等
试听的几张唱片,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音乐元素
难忘的体验,处处充满惊喜
1、美国JBL Project EVEREST DD66000
JBL这款Project EVEREST DD66000旗舰监听音箱,是JBL在创立的第60个年头推出的,当然也是JBL在60周年最具有代表性的纪念型号。DD66000可以说是JBL旗下一款超越巅峰的完美作品。正面看,DD66000的箱体体积庞大,正面板由25mm厚的MDF板打造,箱体背部弯曲的弧面设计,则使用了两块MDF板,这样的构造增强了箱体刚性,并有效抑制箱体内部驻波。采用三路四单元设计,分别配有两个口径为380mm的低音单元、一个口径100mm的中高音单元和一个25mm口径的超高音单元。每边箱体使用两只15英寸1501AL低音单元,各负责超低32-150Hz及中低150-700Hz的频响,单元改良自厂方早已成名的1500AL,重新设计了散热系统,音圈长度增至30.5mm (1500AL为20.3mm),磁体用Alnico 5,每只单元的重量达16公斤,可提供更强大的低频输出。而低音振膜悬挂边使用新开发的EPDM foamed rubber橡胶代替海棉。JBL宣称此橡胶的密度非常低,与海棉相近,有海棉高顺性的声音特性,却远比海棉耐用。中高音号角驱动器476Be则使用了铍(Beryllium)振膜,直径4英寸,厚度0.05mm,质量只有2.1g。号角咀设计为半木半玻璃纤维(JBL注册商标SonoGlass),水平扩散角度100度,负责700-20kHz。超高音驱动器为045Be-1,改良自045Be,同样采用铍Be振膜,直径1英寸,厚度0.04mm, 质量只有0.1g,水平扩散角度60度,负责20k-50kHz的超高频延伸。
老实讲,之前在不同场合多次听过DD66000,但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好像还没有,换句话说,这么一款鼎鼎大名的旗舰音箱,怎么就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声音水准呢?这次听过KR Audio 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的搭配后,我终于明白了,是因为以往的搭配都未能将DD66000的真正面目展现出来,要么推不动两只15英寸低音单元,令声音缺乏稳固的地基;要么内力不够深厚,能驱动喇叭去没有足够的阻尼去控制振膜,造成低音出来了却收不住,听感无疑是臃肿又模糊的。但这次的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输出功率也才100W,却能够将DD66000推得活色生香,平衡度、驱动力、控制力、动态皆令人信服。这套搭配下DD66000的声音两端的延伸宽阔自然,而且从超低到超高都有很好的音质,低频反应快速、收放自如,爆棚起来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爽快的性格播放《Tutti!》的爆棚管弦乐光辉灿烂、音场层次鲜明、能量充沛,真的有让人“嗨翻”的感觉。而且,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 DD66000,音质上竟然非常接近中性监听的风格,能够毫无保留地反映出唱片录音的优与劣,比如所谓“发烧人声”那些夸张的齿音质感和不合理的人工混响等问题暴露无遗,让人哪怕多听一秒也不愿意。而播放优秀的录音,这套组合又能够将美妙的音乐感染力悉数呈现,比如Chandos名盘《Verdi Variations》,重播这张弦乐四重奏版《茶花女幻想曲》的弦乐,那弓与弦摩擦的质感、琴腔的木头共鸣感、每把琴的线条形态感均历历在目,且光泽鲜活自然。在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的搭配下,DD66000音质之美完全颠覆了以往我们对美国音箱“粗犷”的认知。
2、日本TAD Exclusive Model 2401 Twin
TAD是Technical Audio Devices的缩写。自1975年开始为专业级扬声器设定标准,至今,TAD已累积超过30年的技术经验,被认定能够重现最高等级声音的表现,多数全球知名的表演者皆曾在配备TAD技术的专业级录音室录制专辑。在专业录音的技术发展过程中,TAD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TAD自1979年导入美国市场后,不断地在专业领域录音世界里扩展其专业鉴听喇叭的势力版图,最大的理由就是TAD至高的音响技术所带来的高音质。TAD不设限的性能特性,可以具体呈献录音师其混录音制作理念,具卓越的原音再生能力,而且可以正确反映音乐的创作感性。
TAD不仅在录音室所需的鉴听喇叭广获好评,也开始于演唱会及剧场用喇叭、电影院喇叭等要求最高质量再生能力的特殊专业舞台中崭露头角。现在,TAD已被使用于全球300多个专业场所中,并深获声音工程师们的信赖。1975年,TAD计划开始,由已故Mr. Bart Locanthi担任技术顾问;1978年,TD-4001在AES展(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发表,TAD单元在美国上市。1979年,Eagles老鹰合唱团在日本的巡回表演全面采用TAD扩声系统,其高音质表现引起日本及国外市场的注目。1981年,TM-1201单元于日本上市。 以TL-1601、TD-4001单元制作的Exclusive Model 2401 Twin录音室鉴听喇叭上市。1983年,TSM-2 EXCLUSIVE Model 2402上市,1997年,研发出TD-1601c、TL-1102、TD-4003、TD-2002,获得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一流专业录音室、音乐厅及电影制作专用录音室所采用。2000年,TAD与知名导演乔治•卢卡斯的Skywalker Sound共同开发“TAD剧院扬声器系统”,TAD开始着手进行家用扬声器的开发设计。2002年,TAD在美国CES发表第一套家用扬声器TAD-M1,2003年,TAD-M1 正式在美国及日本上市。2005年,采用TAD技术的Pioneer旗鉴型号EX系列扬声器上市。2007年,TAD Reference One(TAD-R1)上市。
虽然总体设计上Model 2401和JBL DD66000有相似之处,均是以录音室主监听的用途而设计的,理论上监听音箱声音相差不会太大,但在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的驱动下,却呈现迥异成趣的声音风格,Model 2401的音质更中性、更直白,但能量感更强,声音密度感极高,重播赵鹏的嗓音浑厚又温暖,重播《Angle》前奏的低频宽厚从容,而中频监听味道十足;重播Verdi的弦乐质感鲜明富有光泽和厚度。论中频的音质,DD66000如同陈年普洱般醇厚顺滑,而Model 2401则是六安瓜片的香气清高、滋味鲜醇。这一点在重播Gary Karr演奏的《日本歌谣》这张专辑时更令人陶醉,那倍大提琴线条感凝聚扎实,低频延伸自然,偌大的音箱居然能够在面前隐身了,剩下演奏家在面前倾情舞弓的摇曳身姿。此时我很期待Model 2401重播大部头爆棚管弦乐的能力了,果然不负所望,大场面的控制力出奇的优秀,管弦乐团层次鲜明,音场开扬自然,爆棚时从容宽厚,完全展现出了大植英次和明尼苏达管弦乐团这对黄金组合不可估量的实力。
3、法国FOCAL Grand Utopia至尊乌托邦
法国Focal-JMLab劲浪工厂始建于1979年,它的出生地位于法国Saint Etienne圣•艾蒂安,由一位法国资深音响工程师MR.JACOUES MAHUL创办。这是FOCAL第一代的Grand Utopia至尊乌托邦旗舰音箱,因独特的设计构思,加上法国原厂制造的质量而FOCAL令迅速闻名国际。
1980年,Focal-JMLab成功开发出一种结合了轻质量、高刚性、高内部阻尼等特性的新型振膜,并取得相关专利,它就是Polykevlar三明治音盆。利用编织Kevlar表面和混合树脂的空心玻璃微粒子作为夹层核心。这种结构体展现出高刚性、低质量的特性,至于阻尼系数则可藉由核心成份来控制。后来改良演变为“W”振膜,“W”源起于Verre-Verre(Verre即是玻璃的意思),因为“W”形式振膜利用两层比Kevlar功夫龙更轻且薄的细致玻璃纤维组织,除此之外,泡沫体与玻璃纤维间的分子吸引力也比工夫龙来得更强,所以音盆结构有着稳定的机械性与绝佳刚性,而这种结构也让振膜中的声波传送导速度更为理想,新制作可藉由改变泡沫体厚度来精准控制音盆结构的内部阻尼:泡沫体越厚,阻尼系数就越高。
Focal-JMLab的凹入式振膜高音单元,其介于音圈与振膜的机械界面相当理想,作用力可正切进入振膜,所有能量传送至振膜,并以声波辐射而出。依循小型单元的制作原则,内凹式振膜结合中央固定式音圈结构,不仅能提高功率负荷能力,频率响应也可以下延至中频音域。由于这优异的延伸响应能力,分频点便能有充裕空间向下调整,藉以消除来自中高单元的“射束集中效应”。Grand Utopia所采用的TGU高音单元,Tioxid 5的振膜有着与钛金属相当的质量与刚性表现,并且却具备更好的阻尼特性,在仅有5 Microns精密压制的振膜,Tioxid 5已较原始形式更为轻盈,并且藉由Tioxid 5更高的内部阻尼系数,大幅提升脉冲响应,在没有金属音染的问题下,使得声音更为平顺、精确,并且优化了双磁铁系统与背波阻尼音室,使得磁束更为集中并且减少漏失,间隙中可产生高达1.5 Tesla的磁力强度,再经由特殊结构将背波能量引至充满吸音物质的后方音室,振膜背波将被有效抑制。如此一来,成就了一只具备延伸低频响应、极度低失真、深音场的理想高音单元。
通常我们印象中的法国音箱大多具有轻盈、浪漫、爽快的声音特质,那么搭配胆机的Focal又会如何呢?和前面的两款监听风格音箱截然不同的是,Grand Utopia至尊乌托邦的频宽更广阔,而且中频的密度没有那么的浓郁,因而显得更清晰、更欢快,重播赵鹏居然极具Hi-Fi感,一开声就抓住耳朵的音响性表现无疑是吸引发烧友的一大亮点。而重播《Angle》开始时前奏的低频,则显得比前两对监听音箱更为深沉,能量感十足却不会给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人声则显得细致、冷艳,如同不吃人家烟火的清澈高远,让人遐想联翩。这种风格重播弦乐四重奏更是非常吸引人,弦乐音质华丽感性、飘逸浪漫,如同茉莉花茶香气般令人身心舒畅。当然了,Grand Utopia的充沛低频重播Karr的倍大提琴演奏显得柔韧由于、从容优雅,尤其这套组合所呈现唱片录音的空气感尤为充沛,令音乐听来格外有韵味。Grand Utopia重播《Tutti》更是展现出不一般的优异音响性能,极高的音场透明度和所呈现的丰富层次感,令人有安坐音乐厅前排的感觉,面前的管乐团声部层次清晰分明,立体感极强。而更爆棚的一段《见龙卸甲》,那清爽、刚劲的各种大小鼓敲击与人声呐喊非常震撼。
4、美国Wilson Audio威信MAXX
David Wilson戴维•威信先生1981年设计完成第一对WAMM(Wilson Audio Modular Monitor),及后于1986年美国CES电子产品展销会中,WAMM 及 WATT首度正式亮相。WAMM 系统是由高、中、低独立音箱组合而成的大型分体系统,高、中箱体可调整至最佳位置(Wilson Audio专利设计Aspherical Group Delay);并配合电子分音器调至切合各用家聆听室的最佳效果。
David Wilson 戴维•威信先生不断追寻研究最高标准扬声器,并从研究及开发过程中,自家开发最好的声箱材料:M material(M物料)及 X material(X物料)。M material(M物料)混合陶瓷粉末及丙烯酸树脂履合纤维物料造价昂贵,是一种性能独特的高密度合成物料,用于高中频音箱有优良表现,远比MDF中密度纤维板有更佳音质。X material(X物料)是Wilson Audio独自研发的极昂贵的混合树脂,质地坚硬如金属,用计算机CNC车床切割也需花很长的工时。X物料应用于低频音箱部份,阻尼特性极优秀,成本却是MDF板的14倍。
Wilson Audio深明向有良好经验的扬声器单元厂家订制Wilson高标准单元及自家再改良强化达至适合Wilson Audio的严格标准,总好过自行生产,可省却更多时间。因此MAXX的中音使用Scan Speak的定制品,而内凹振膜高音和W振膜低音单元则来自Focal。Wilson Audio的Crossover分音网络设计力求精确,选用优良的元件制造,并且控制误差在±1%范围内,远超其他厂商维持在±5% -15%之间的宽容度。而且整个分音网络安放于防磁的盒子中,有效杜绝外来及单元的磁场干扰。而且MAXX的顶部和背面都安装了高音单元,通过向空间中扩散声波的方式营造更佳的空间感表现。
以往我们知道Wilson Audio的音箱并不容易推动,小功率功放压根无法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但搭配得好的话,又能够展现出极为诱人的声音魅力。这次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驱动这款4路7单元的MAXX,声音丰满厚实,低频汹涌澎湃却又不会失控,可见100瓦胆机的控制力令人满意。尤其重播Double Bass倍大提琴,那温暖而富有“肉汁”的琴腔共鸣感简直让人垂涎,虽然同是采用Focal的低音喇叭,但低音比Focal更显厚重,这就是Wilson Audio调声功力最好的体现。而中频方面,这套组合同样是以厚为重点,因此重播的人声也是“有血有肉”的,音质丰厚润滑,情感丰富引人入胜。来一段爆棚管弦乐来考考控制力和速度感,这套组合显然要比前面的系统要更稳重一点,爆棚起来淡定从容,音场宽松不拘谨。这套组合重现的弦乐都显得特别的圆滑,细腻感虽然不如Focal,但胜在质感厚润,若用古代四大美人来比喻,我觉得KR Audio搭配的威信更像杨贵妃,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她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深得玄宗的百般宠爱。
5、德国TIDAL泰斗Contriva
这款音箱是这次搭配活动中体型最小的一对,按理说这对音箱更适合在3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发挥,在这次超过60平方米的大试音室中,未听之前我不禁为TIDAL捏一把汗。Contriva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二代G2,眼前这对是第一代,但总体设计上是基本一致的,新款改良了喇叭单元,但第一代当年上市时已经是业界最顶尖的水平了。Contriva的箱体采用MDF中密度纤维板,Tidal称之为HP-MDF,重点是箱体的不同位置厚度并不是一样的,而是1.5英寸到3英寸不等。厚实的箱体完成之后,Tidal认为刚性还是不够,所以Tidal在内部设计了Resonance Minimising Design(RMD),也即是加上框架/横梁补强。这样的强化设计可以很好地控制箱体内部的谐振,达到更纯净的重播效果。Contriva为3路4单元设计,单元采用德国Accuton专门定制的BCC-Drivers(黑色涂层陶瓷)长冲程单元,包括两个9英寸黑色涂层陶瓷低音单元、一个7英寸陶瓷中音和1.2英寸钻石振膜高音。
虽然Contriva并非Tidal中的顶级型号,但包括喇叭单元和分音器在内的元件使用等级也和旗舰无异,比如Silver Cabon电阻、VSF纯铜箔电容、Mundorf的大型空芯电感、超低阻抗电感等等,Tidal都是尽可能使用花钱买得到最好的配件。我们几乎可以据此判断,Contriva根本就是旗舰的缩小版。设计者Jorn Janzack曾表示,从技术的角度当然并非只用最贵的元件就能有好声音表现,但通过反复的测试和试听对比后,最后发现这些昂贵的元件的规格精确性才能满足他的要求,因此为了让Tidal的音箱达到极高的工作线性,只能全部采用高质量、低误差、高耐压的元件。
虽然是同场中体型最小的音箱,但在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的驱动下,Contriva所展现的能耐可一点都不输前面的几位选手,甚至给人的聆听感觉是很轻松的,低频的能量和密度也完全足够撑满试音室。无论是赵鹏专辑那些夸张低频和人声,亦或是Karr那把倍大提琴的沉稳厚实,Contriva的重播都显得凝神聚气,音乐一点也不紧绷,倍大提琴的牛筋味十足,琴弦与运弓有适度的张力。但其实,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Contriva的整体音质走的是通透、清晰、快速的风格。而听Sarah McLachlan演唱的《Angle》更能够证实这种取向,前奏时的贝斯能量也显得很庞大,却没有出现低频失控的情况,而是结实凝聚的,收放速度感非常快又稳定从容。与此同时,钢琴和人声的重现则同样细腻、通透、秀气,中高频的泛音细节非常之丰富而且清晰,Contriva精确地表现了录音空间的声像定位,中央的歌声,在中央靠后的位置是大提琴,靠左的是钢琴,通过Contriva可以轻松听到犀利立体的音像形体,刻画得惟妙惟肖,没有任何模糊不清的感受。录音所收录的各种细节,几乎是听得目不暇给,您越是专注在音乐上,越可以感受到Contriva所呈现的丰富录音细节。
看似尺寸不大的落地箱,重播《Tutti!》爆棚管弦乐,即使在大音量下,其中的铜管声部的演奏真的诠释了什么是火力全开,嘹亮的铜管直上云霄,高亢又有气势,却一点也不吵不噪。Contriva表现的低音弦乐组通透富有层次、定音鼓结实有力,低频段量感丰富而保留清晰的结像线条,包括小军鼓和大锣在内的打击乐器光泽感令音乐热闹气氛,高潮乐段音场依然稳定,各个声部的相对位置,让我们很容易听到录音现场的样貌。总体而言,Contriva的音质属于清淡、冷静、细腻的风格,中高频飘逸高贵,钻石高音所呈现的美妙质感确实与众不同,而在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的搭配下,声音的宽厚感和低音的饱满感,完全让人对陶瓷喇叭大为改观。
6、丹麦Dynaudio Evidence丹拿大证据
Evidence大证据的出场是令人期待又保留一丝担忧的,期待是因为Dynaudio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加上我们也曾多次听过这款音箱了,对其超高素质早有定评。担忧是因为我们都知道Dynaudio的喇叭单元素质很高,但由于采用大音圈的设计,又令Dynaudio给人留下了很难推好的印象,而且大证据全身上下总共8只喇叭单元,只有100W输出的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能应付吗?
1977年,德国人Wilfried Erenholz与另两位伙伴来到丹麦,创立了喇叭制造厂Dynaudio,他们研发的喇叭单元凭藉着优异特性,受到无数喇叭名厂青睐,包括英国PMC、德国MBL、美国Eggleston Works、意大利Sonus Faber、澳洲Duntech等顶尖音箱品牌都不约而同使用Dynaudio的单元,因此迅速风靡Hi-End音响界。在无数音响迷心中,Dynaudio享有着崇高地位。直到今日,Dynaudio名噪一时的高音王T-330D仍是发烧友梦寐以求的经典单元。而MSP振膜低音单元能够承受惊人的千瓦功率,则让Dynaudio成为超级喇叭的代名词。甚至,连Dynaudio的“难推”个性,也成为音响迷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玩家眼中,Dynaudio的难推绝非缺点,而是值得挑战的目标,因为他们知道,Dynaudio的实力一旦完全解放,声音表现将会无比迷人。
1999年,Dynaudio推出了旗舰Evidence Master大证据音箱,3音路8单元的复杂设计与高耸造型,立刻在Hi-End圈引起轰动。Dynaudio不但要重新定义最大动态,他们还给自己出了一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那就是要设计一对“放在任何空间都能表现卓越的音箱”。Dynaudio为了这个理想,耗费16年时间研发,他们藉由分音器设计、独特的DDC(Dynaudio Directivity Control)对称式单元排列与双高音架构,成功将垂直扩散角度控制在常规的聆听高度范围内,解决了天花板与地板的反射干扰,让这对高达2.05米的音箱能适应各种不同的聆听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Evidence Master的分音器共由6块线路板组成,能够精确控制每个单元在不同频率与音压下的输出能量和相位,庞大的线路板占满Evidence Master中间的独立箱室,设计难度可见一斑。而为了追求极大动态重播,Evidence Master的高、中、低音单元全为量身打造的特别型号,专用高音单元的制造成本竟然是前代高音之王T-330D的十倍以上,可见Dynaudio不计成本追求完美的决心。
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挑战这么一对巨无霸级的音箱充满未知数,但实际开声后的声音水准之高,令在场各位如释重负,这套组合所呈现的声音平衡度、紧密度、动态、速度、分析力、质感、音场立体感、层次感等音响元素都是这次活动众多音箱的最优表现。当然了,Evidence Master大证据的身价也是最高的。但重点不在这里,以往大家认为丹拿难推,但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仅凭100W就做到了举重若轻、舒爽服帖。如果拿某些单一的元素来比较,这套组合的中高音音质或许不如Tidal高贵、低频宽松感也不如Wilson Audio威信,超高频延伸和光泽感不如Focal,中音的感情不如TAD真切,但Evidence Master大证据所表现的整体素质之高令人挑不出毛病。无论是重播发烧男声、女声,那深情的表现令人陶醉,低频密不透风,各种乐器和Midi效果历历在目,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而重播《Verdi》试试弦乐的质感吧,那像真度几乎无可挑剔的琴音,就仿若乐手在试音室中演奏,弓弦摩擦的质感、琴腔共鸣的木头感显然更为强烈又逼真,甚至连演奏者那弱弱的呼吸声都历历在目,难怪我在听感笔记上不断重复写下一个词:真实。这套组合重播爆棚的管弦乐也是游刃有余,低频的力度感和动态摆幅都令人满意,声音扎实饱满、高潮乐段依然从容不迫,乐团的声部层次与三维立体感都可算出类拔萃。
7、英国TANNOY天朗Westminster Royal西敏寺
TANNOY天朗Prestige贵族系列Westminster Royal皇家西敏寺音箱,是英国天朗贵族系列的旗舰,拥有大型折叠号角低音导向箱体、顶级15英寸低音与2英寸中高音压缩驱动器同轴扬声器单元。这对经典音箱的加入纯属一时兴起,原本我们凭经验并没有对这个搭配有什么期待,甚至已经收拾心情准备去吃晚饭了,但意外收获就是这样如期而至,在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的驱动下,Westminster Royal西敏寺的声音表现竟然一改曾经的认知,真的令人大跌眼镜。
英国TANNOY天朗的历史可追朔至上个世纪,即英国伦敦开始使用无线电广播不久的1926年。Guy R Fountain先生(天朗贵族系列GRF音箱的命名由此而来)采用钽(Tantalum)和铅(Lead alloy)两种金属发明了可用于充电的整流器,继而在当时伦敦的DALTON路开设了一间小型工厂来专门加工生产这种整流器,其工厂的命名采用了两种金属英文的合并缩写即TANNOY,从而标志着天朗公司的最早雏型形成。一路的发展让天朗成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声学品牌,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天朗推出了首款同轴喇叭单元,其箱体为号角式,当时的Decca迪卡唱片录音公司一气买下了首批产品的6只,从而成为最早使用天朗同轴单元音箱的首位顾客。如今的Westminster Royal的同轴高音单元采用了郁金香型TULIP导波管型号筒式结构。从而能令中高频离开振膜之后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声波前沿,由此使得中高频与低频的结合更趋完美而充分发挥了点声源的优势。单元采用了双波幅式TWIN ROLL悬挂边,从而使得失真大幅度减小,故能承受更大功率的大动态音频输出。音箱内部采用了硬线处理,以减少对内部零件的震动及提供稳定的信号通道,从而使得声音的播放更加清纯完美。采用了加固骨架可有效遏制箱体谐振,其内部接线采用了VDH发烧级线材。
在Kronzilla DX单声道后级的搭配下,Westminster Royal西敏寺那丰满厚润的音色表现,无疑是聆听古典音乐的最佳选择之一。以往我们总觉得这对音箱缺乏高低两端的延伸,动态和细节都不足,甚至想不明白凭什么能够卖到这么贵,是因为箱体够大够看头吗?原来这些印象都是错的!这套搭配下的Westminster Royal西敏寺绝对是一款高素质的音箱,无论音响性的频宽、动态、密度感、动态和分析力都不输前面的几款音箱。重播人声的像真度非常了得,不仅人声、气音活灵活现,就连伴奏的鼓声、弦乐声在西敏寺的演绎之下,不仅将英式喇叭独有的风味表露无遗,而且让人舍不得换片;西敏寺的中频不像大多数英国音箱那么柔软,但与高音衔接得相当流畅,也许与正统英国味浓得化不开的个性略有出入,但将独有的音乐韵味与现代感作了完美的调和,这套组合在平衡感和音质方面的拿捏堪称一绝。
这套组合重播的弦乐实在美妙,小提琴演奏时的抑扬顿挫毫不费力地铺陈出来,中高音干净利落,甚至能够感受到演奏家演奏时细微的运弓力度变化,西敏寺就是有这么丰富的音乐细节变化,让人听得入迷、听得兴味盎然。同时,西敏寺所呈现的空间感也是庞大,强劲的瞬时反应重播的管乐器极具厚度感,轻松地勾勒出交响乐的激昂感。《The Padstow Lifeboat》这首乐曲庞大的音乐场面,对于任何音响系统而言都是高难度的考验,西敏寺则是一派轻松,大起大落的音乐动态,呈现精准的音乐力度,弦乐挥洒出一片片开阔的气势,而清晰干净的低频,则带动着音乐底层稳固的节奏感。这一曲的考验中,聆听西敏寺似乎已经让人忘却正在“听音响”这件事,而是让情绪完全进入音乐当中,千头万绪全部系于音乐的变化当中。
关于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
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创建于2010年5月1日,占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座落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那霍工业园,旁近沿海高速与广湛高速交界处,交通便利。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被众人誉为爱乐者的耶路撒冷,发烧友的音响圣地,馆内设有视听室、器材展示厅、精品典藏室、音响杂志阅览室、休息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其中,以视听室为主,一共13个视听空间,各个空间按声学混响原理设计,使用不同的材料,搭配不同器材,为之营造高保真的视听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