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Phonograph以来,人类手捧着音乐载体已经一百多年。所谓Phonograph其实就是声音的图像,人类第一次能够“看到”声音并将之商业化的感动,经过一百多年,大部分人应该已经淡忘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迪生蜡筒大约只能记录约4分钟的长度,就算是进入78转时代,12时唱片一面大概也只是记录4分多钟。想想看,这四分多钟大概就是一首歌曲的长度,想录协奏曲、交响曲吗?门都没有。当时还是机械式录音,也就是“直刻”啦,假若要录制马勒交响曲,一面78转只能直刻4分多钟,要如何去录音?在那个机械式直刻的时代,录音的带宽顶多就是250Hz-2500Hz,音响迷不妨想想那会是什么样的声音?
从1925年开始,录音、放音进入电气时代(插电), 有电气麦克风、电唱机,扩大机,也开始有电气刻片机(Lathe)。我们现在习惯使用的唱臂设计理论要到1938年才由Lofgren发表,这也就是现在黑胶迷朗朗上口的二个零点(Null Point)理论,唱臂也开始有补偿角、超距、有效长度等名词。不管怎么变,当时还是78转时代,想要录制古典音乐难上加难。
事情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才改观。早在1930年代,德国就在研究Magnetic磁性录音,早期是利用金属Wire透过磁头的磁化,来把声音(音乐)记录在磁化金属带上面。二次大战时,盟军对于德国的广播品质、还有广播长度大感惊讶,因为这都是盟国无法做到的。1945年德国战败,盟军在RadioLuxembourg获得几部Magnetophon盘式录音座,这才揭开了德国广播高品质与长度之谜,那是德国AEG公司从1930年代就开始研发的磁带录音机。美国人把这种录音机拿回美国,由BrushDevelopment Company接手研究,最终才有Ampex推出盘式录音座,加上3M研发的磁带,从此改变了唱片工业。我的Telefunken盘式录音座的型号就是Magnetophon 15AAEG。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推出33 1/3转Long Play唱片,把12寸唱片每面的纪录长度扩展到二十几分钟,终结了78转唱片每面只有4分多钟的时代,古典音乐的录音才开始蓬勃发展,协奏曲、交响曲的大型作品才有机会普及到每位爱乐人家里。
1981年以后CD兴起,每张CD的纪录时间延长到75分钟,更将古典音乐的录音推到高峰。眼看CD带起新一波的唱片工业荣景,哪想到数字流兴起之后,一切开始改变。理论上数字流已经没有「每张」唱片能记录几分钟的限制,就看唱片公司要怎么卖数字流音乐。可惜,数字流的兴起敲响CD的丧钟,大部分人不在乎回放的品质,只要能够免费分享音乐,导致CD以很快的速度萎缩,反倒是黑胶唱片逆势成长。虽说成长,但数量跟CD比还是少得可怜。
以今天的唱片市场情况来看,还在勉强维持实体唱片(CD、黑胶)销售的主力其实是音响迷大叔与偶像迷。大叔音响迷抱着对实体唱片的珍惜心态来购买CD或黑胶唱片,他们会挑剔录音质量与音乐内容。而偶像迷纯粹是因为对偶像的支持,促使他们购买实体唱片来收藏,他们对录音的质量与音乐内容并不挑剔。显然,音响迷已经是实体唱片质量的最后把关者。
一个行业、一件产品的消失并不是一夕之间突然发生,而是缓慢衰退的,最终消失在地球上。如果实体唱片在地球上消失,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唱片业,连带许多相关行业也都会受到影响而消失。整体而言,这是一种音乐文化的转型,不是区区少数音响迷可以复兴的。
手机取代了相机,但高级相机仍然存在。数字流取代了实体唱片,但支持实体唱片的大叔音响迷仍然存在。大叔音响迷支持的并不是CD或黑胶唱片的躯壳,而是一种不能消失的音乐文化,那是从19世纪未传承到今天,人类手捧着音乐的温暖与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