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送上一段笔者演奏、录音、混音制作的音乐
笔者自从2018年末开始在录音和混音的领域开始小有研究,加上整个2020年欧洲演出行业几乎全部关停,所以录音几乎取代了演奏的主业,成了谋生之道,也有了在演奏、录音、混音这三样结合的过程中更多的心得。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一写Hifiman的新产品——HM1000红色版,或者叫红太上皇。
本人器材的积累顺序是乐器>>>录音器材>>>监听器材,而在监听器材上克扣比较厉害。这个问题在2019年底入手Hifiman Arya和2020年底入手红太上皇之后得到了改善,而且对录音和混音上起到了非常强的促进作用。
2020年8月,笔者和假声男高音李梅里回顾当天的录音, 监听的解码使用了Hifiman太子系列R2R2000
在红太上皇之前,我接触的解码器大都是使用Delta-Sigma类型的芯片,比如ESS9018,9028之类。这种解码模式出的声音十分锐利,但是有一种我不十分喜欢的细微颗粒感,像是非常精细的砂纸——虽然颗粒很细,但是仍然有一种干燥的摩擦感。相反,Chord Mojo使用的是FPGA结构的解码,虽然素质上稍逊,但是听感上更自然,更容易下咽一些。
Hifiman近两年的太子系列和太上皇系列走的是和传统解码器不一样的一条路,使用了R2R结构。这种结构相对于现今流行的Delta-Sigma结构在产品设计中有更多的难题需要克服来应对失真,但是如果设计合理,最终的结果可以听感上非常自然。在Hifiman选择的这个路线不得不让人佩服——挑选一条困难多然而有宝藏的路,然后大步前进。太子系列的成功无疑证明了这条路选择得很正确,而太上皇系列在这条路上则走得更远。
和太子相比,太上皇取消了屏幕,一些功能被移到了机身上的实体按键,另一些功能被移到了手机app上。对于这个改变,我是举双手赞成的。红太上皇对于本人,几乎只会用DAC方式或者蓝牙方式连接。在这两种模式下,甚至不需要手机app,只需要实体按键就可以操作所有功能。这样的设计让我再也不需要点击菜单数次来切换音源和输出了,按一个键就可以搞定。
说一说红太上皇的声音:无论是哪种输出方式,它的声音都是比较像的,也是Hifiman一贯的风格,即平衡,宽广且顺滑。我是一个极其不喜欢颗粒感的人,像那些带有颗粒感的耳机比如菲利浦SHP9500在我头上戴不过五秒就要摘下。红太上皇的声音既没有颗粒感,也不缺乏细节和层次,可以说对于我来说再理想不过了。在空间感上,太上皇可以把乐器和乐器之间的距离拉得非常开,但是又不会破坏整体性。这对于我在录音中放置乐器位置时非常重要,就像有了放大镜一样。
多年前,在高中时期的我逛HIFI论坛的时候记住了一句话——“The better you hear, the better you mix”(听得越明白,混音越出色)。本来这么些年过去了,这句本来和我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话渐渐清晰起来,并随着器材的升级、耳朵和录音技术越来越出色,在脑海中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乐团录音现场的监听
在以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能听到更多细节,那么混音时就能混更好。在陆续入手了比较高端的耳机和解码之后,我对这句话的认识开始有了转变。和音箱相比,在耳机上听到很多的细节不是个很困难的事,不需要特别好的解码和耳放就可以做到。然而,层次、声场这种更难以感知和描述的几个方面对于录音的制作有着更大的影响。在拥有了红太上皇之后,我对于前面一年制作的录音重新审视了一遍,发现了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如果听不见结实的低音,做出来的录音有可能低音会有各种问题,甚至会注意不到录音场所低频的噪音;
如果监听器材不能展现宽阔的声场和丰富的层次,那毫无疑问制作出来的录音会在这两点上非常缺乏;
结象清晰、结实的监听器材可以让混音和制作不用在黑暗中摸索,制作出来的作品也会有平滑的过渡,不会出现人声凸在外面或者声场中有空洞的情况。
用红太上皇和Arya听完自己之前制作的录音,其实略微有些出汗的。庆幸的是,大多数录音没有出太大的问题,然而有个别几个轨数多,制作复杂的录音在新的器材上一听就听出不少遗憾,并且立刻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惊喜,因为红太上皇给我带来的不止是听音乐的享受,而且更是干活的利器。本人不爱把玩工艺品,却很喜欢利刃之类的工具,而红太上皇也显然是属于利刃的行列。
音乐制作中和监听音箱相比,耳机一直处在一个次要的位置,所以一些专业器材的耳机接口相当的差强人意。太上皇的定位虽然不是专业市场,但是作为一件专业器材使用是非常优秀的,在使用耳机的监听过程中可以听到非常多意想不到的信息。其强大的声场和层次感可以让耳机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一些本是应该音箱承担的功能。对于非专业用户,不到一万的价位可以享受R2R架构的解码也是非常诱人的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