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建筑声学围绕着建筑中听音问题而展开。从人而论,眼、耳、鼻、舌、身无时无刻地向人们传递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等感觉,受想行识全在其内,喜怒哀乐尽在其中。 |
建筑声学围绕着建筑中听音问题而展开。从人而论,眼、耳、鼻、舌、身无时无刻地向人们传递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等感觉,受想行识全在其内,喜怒哀乐尽在其中。人们建造剧场用于集会,无论是会议,还是演出,其建筑除了容纳功能外,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视听了。对“听”品质的追求,自发地着推动建筑声学的发展。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建筑声学的发展是缓慢而被动的。1910年以前,漫长的封建君主体制抑制了中国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科技性原创寥寥无几,也包括声学。中国古代既没有可容纳上千人开会议政的会堂,也没有象西方那样辉煌宏大的剧院,其根本原因是专制统治只为帝王官吏等少数人服务,不需要与广大民众进行协商和互动,因此就不需要这类公共设施,就更不需要厅堂音质这类建筑声学的研究。
中国第一次出现建筑声学的自然需求是在1921年,清华大学新建的1000多座的礼堂因听不清楚而寻求改进。那时中国初次成立了民主政府,之后陆续在上海、广州等地修建了会堂、剧院或音乐厅等厅堂馆所。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人在延安修建了一些礼堂,虽然低档而简陋,但采用毛毡做吸声材料较好地解决了听音清晰度问题,保证了声学效果,没有影响使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年后的1951年在重庆建成了重庆人民会堂,4300座,因忽略了声学设计,造成无法听清而不能开会使用。同一时期,毛主席指示要建设一万座的人民大会堂,政府当局对建筑声学极为重视,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研究,由此开创了中国建筑声学的历史新篇章,当时那些创造、总结的成果,至今仍在使用。人民大会堂1959年1月动工,1959年9月30日建国十年大庆前完工首演,声学效果成功了,10700名观众的会堂是当时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人数最多的室内会堂。
文化革命期间,文化一片大乱,除了满街口号声、革命声外,建筑声学少人顾暇。
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摆脱了30年的孤立,开始与世界接触,一些重要剧院,如上海剧院、深圳剧院等邀请了海外设计,并由此引进了先进的声学设计方法,如计算机模拟,以及大量的新型声学材料或声学工艺。
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营建了数以千百计的大型建筑,如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广州歌剧院、CCTV等,以及鸟巢、水立方等重大文化体育工程,还有机场、车站、博物馆、展览馆、工业、商业等多种建筑,这些建筑中都需要考虑声学问题,就此将中国建筑声学行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时至今日,建筑声学诸多技术的运用,早已不局限于音乐厅、剧场等厅堂,已大量进入民用建筑,全国上下,遍地开花,这包括商业影院、家庭影院、演播室、录音室、听音室、私人会所等,可谓“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筑声学在中国的未来,就是中国人关怀听觉、追求听觉的未来。有个汉字写得好,是意境的“意”字,心上有音。当渐渐地中国人心上都有了音,有了对声音的美好追求,那么,中国就自然而然地、顺理成章地进入到新的意境中去了。
更多相关: 音响
文章来源:音响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