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分类有很多种,头戴式,入耳式。按照发声单元分,还能分成动圈式,动铁式,圈铁混合式和最近兴起的骨传导等等。然而无论怎么分,他们都是通过空气振动把声音传入耳道,让你听到各种声音。今天要安利的这款耳机,根本不需要塞到耳朵里,轻轻地贴在太阳穴上即可聆听音乐。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骨传导技术分为骨传导扬声器技术和骨传导麦克风技术:
(1)骨传导扬声器技术用于受话,受话即听取声音。气导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波(振动信号)传至听神经。而骨传导扬声器则是电信号转化的声波(振动信号)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声波(振动信号)的传递介质不同。
(2)骨传导麦克风技术用于送话,送话即收集声音。气导送话是声波通过空气传至麦克风,而骨传导送话则直接通过骨头传递。
利用这些骨传导技术制造的耳机,称之为骨传导耳机,也被称作骨导耳机、骨感耳机、骨传耳机和骨传感耳机。
骨传导耳机最早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骨传导耳机功耗大,体积大,音质渣,这么说可能还是对他的美言,因为它其实并没有什么音质可言。但这些特点恰好是军警领域所需要的。于是这一黑科技一直被用于军警通信领域。近几年,关于骨传导耳机的核心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频响范围已经完全可以达到 50~20000HZ,和我们平时听音乐的耳机基本无差,体积也缩小到了普通蓝牙耳机大小。
实际上,早在18世纪,骨传导的原理就帮助双耳失聪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重新听到了美妙的音乐。贝多芬当时尝试了由乔瓦尼.菲利波.英格拉西亚发明的一项技术,他咬着一根与钢琴相连的棍子就可以听到由颚骨传来的音乐,这其实就是声音的骨传导原理的早期应用。
在正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导、骨传导两条路径传入内耳,然后由内耳的内、外淋巴液产生振动,螺旋器完成感音过程,随后听神经产生神经冲动,呈递给听觉中枢,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后,最终“听到”声音。也许对于空气传导,我们或多或少还都有些感性认识,但是对骨传导,则有些不知所云了。也许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用双手捂住耳朵,自言自语,无论多么小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自己说什么,这就是骨传导作用的结果。
骨传导有移动式和挤压式两种方式,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其具体传导途径为:“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通常人们也并不需利用自己的颅骨去感受声音,但是,当外耳和中耳的病变使声波传递受阻时,则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弥补听力。如骨传导式助听器、骨传导式耳机等,就是利用骨传导来感受声音的。多数下,接触到的耳机都是通过“空气传导”,称之为“空气传导耳机”;而骨导原理生产的耳机把它叫做“骨传导耳机”。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骨传导耳机的的音质还是和传统耳机有一定差别的,无论什么品牌,低音的量感普遍欠缺一些,所以大部分品牌主打的点还是户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