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营业性演出在票务经营方面存在捂票囤票炒票、虚假宣传、交易不透明等问题,比如2015年韩国团体EXO上海演出涉嫌虚假宣传、2016年王菲“幻乐一场”演出票价炒作等。对此,文化部近期发布了《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并且面向公众公开售票数量不低于70%。此外,《通知》也鼓励各地探索对重点演出门票销售实行实名制管理。
演唱会。(资料图)
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多家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等,北京人艺票务中心经理翟彦亮说:“从我们北京人艺来说,肯定是支持这个事的,我们也很讨厌黄牛,确实扰乱市场,坑害观众。”翟彦亮觉得,《通知》的初衷和倡导是好的,同时也涉及怎么监督执法,怎么落实的问题。
通知》中指出,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公安部门核准观众数量的70%。
为何是70%?
业内普遍认为这个比例相对合理
文化部官网发布的《通知》中有关问题的解读,表示“是为了遏制个别演出商通过非正规渠道将演出票打包出售给‘黄牛’。之所以设置为70%,是完全尊重行业协会、演出公司、票务公司的意见,一方面营业性演出有部分门票按惯例需要赠送给赞助商,除此之外还有工作票,所以无法保证将所有门票面向公众销售;另一方面为公众举办的营业性演出,应当保障公众的利益,业内普遍认为70%这个比例相对合理。”
70%能否做到?
主要针对火爆的演出
谈到演出票公开销售数量不低于总票数70%的要求,北京人艺票务中心经理翟彦亮认为,有些捂票囤票现象是演出方自己操作的行为,“演出票能卖完当然是好事,我想这更多的是针对一些重点的、火爆的演出。通过这项要求来减少演出方的囤票,关键还是怎么去落实、查证的问题。”
北京保利票务发展公司周红燕接受采访时说:“我想这个《通知》也是希望大家用合适的价格从正规渠道买到票,防止‘黄牛’加价倒票。对于我们剧场和售票平台来说当然是没有什么意见了,但对于主办方、演出方来说,是不是愿意完整地拿出这么多放在平台上来卖?这主要也是针对一些火爆的演出而言的,对于售票本身不好的就不用说了。有的主办方来我们这演出就把票直接拿走了,有时我们给朋友、客户买票也得加价买。”在周红燕看来,“公开售票70%的要求”关键也是在于怎么去落实。
《通知》背景
关于《通知》的制定背景,文化部在官网发布的解读中,提到“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2016年,演出市场不时出现囤票捂票、与‘黄牛’勾连炒票等问题,败坏了行业风气和形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演出市场正常秩序。”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演出票务市场,制定并印发了《通知》。
《通知》也鼓励各地探索对重点营业性演出门票销售实行实名制管理。
实名制可行否?
技术上可行,操作上有困难
对于“实名制”在售票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大麦网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防止恶意抢票、囤票,大麦在预售环节采用了输入身份证预订销售,身份证原件是现场演唱会门票唯一换取票凭证。另外,在一些大型演唱会中,大麦采用“人脸识别+RFID(射频卡信息处理)”的双重技术,在重要赛事中也尝试联合“芝麻信用”,对购票的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北京人艺现有会员2万多人,会员卡本身就带有“实名制”性质,但是如果从购票到进场全都做到“实名制”不太现实,“完全的‘实名制’不是不想,而是操作上有困难,比如有团体购票的,也有个人购票后转赠的,不能说不让人进。另外,入场时间也会延长,观众大部分集中在六点半到七点钟入场,如果查得太严,滞留人群太多,观众也会有意见,涉及很多方面。所以说,‘实名制’会限制一部分‘黄牛’,但是要想杜绝也不太现实,只能说尽可能地优先照顾忠实观众。”
业内观察
倡导是好的,关键看落实
今年5月,北京人艺《茶馆》开票的火爆场景引起热议,有市民凌晨三四点就来到剧院门前排队,但“黄牛”囤票的现象也让很多买不到票的观众心生不满。这次文化部下发的《通知》是否会缓解“黄牛党”带来的困扰?
北京人艺票务中心经理翟彦亮表示,在《通知》发布前几个月,文化部组织了一些演出方、票务平台代表多次开会研讨,“大家也提了不少建议,一开始是想杜绝‘黄牛’高价倒票,再加上近两年几场演唱会引起的问题。倡导当然是好的,关键还在于怎么去落实、怎么去执行。”
对于《通知》提到的有关事项,翟彦亮说:“从我们人艺来说,肯定是支持这个事的。我们也很讨厌黄牛,确实扰乱市场,坑害观众,剧场这块一直是想方设法减少‘黄牛’,要说彻底根治,还真没很好的办法。”北京人艺的一些重点剧目开票时,会安排工作人员现场盯“黄牛”,“有些戏我们会采取限购措施,‘黄牛’很难辨别,熟的那几个开票时来都不来,可能找一些人来购票,现场只要看到有人重复买了好多张,我们就不卖他了。”
提到前段时间《茶馆》在网上出现不少高价倒票的现象,翟彦亮透露,有些票根据座位信息会查到会员账号,“单是我们票务中心作废的会员就得有五六十人了,还有作废的会员去院长那投诉,但投诉也没办法开,不能说你买了九折票再去加价倒卖,这对普通观众也不公平。有的人说,是把会员卡借朋友了,但这我们没法辨别,只是对会员卡做出处理。”
演出方关心票务平台如何界定
近年来,著名戏剧品牌“央华时代文化”制作、演出的《如梦之梦》等话剧也十分火爆。去年12月,《如梦之梦》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前,制作人王可然想到一个办法来阻击黄牛票:演出前现场放出几十套低价套票,来打“黄牛”个措手不及。不过,这个办法却受到了部分观众的质疑,“我们本来是想让想看戏的观众买到票,但是网上有些声音说是扣票,这让我们心里很委屈。”
提到《通知》中的有关内容,王可然说:“我们也讨厌‘黄牛’,他们让观众付出更多的价值去看演出,也打破了整体的售票体系。”同时,他也关心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这个票务平台该如何界定,“如果是一刀切,对一些小的平台来说可能也不公平。现在是一个自媒体时代,如果没有那么多网络销售和网络推广,剧目的影响和宣传达不到那么广的范围。当然,有这个想法肯定是比没有这个想法好,倡导比不倡导好,有些工作可能需要更细致和更有操作性,这样对行业和好的项目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