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5-26751199
您的位置: >>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访谈 → 专访电影《人海同游》声音指导--刘琪Bobo Lau老师
企业相关报道
* 专访电影《人海同游》声音指导刘琪老师
* IDC报告:混合办公的“无形的影响力”
* SHURE携苏州丝绸博物馆 古典与经典碰撞
* SHURE集成系统,开展技术培训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用SHURE产品拾音
* SHURE加入隶属于国际电信联盟的团体
* 中国巨幕选择Stem音频解决方案
* Axient Digital ViuTV应用案例解析!
* Axient Digital在赛事转播中的应用
* IntelliMix Room软件获微软Teams认证

专访电影《人海同游》声音指导--刘琪Bobo Lau老师


电影简介:《人海同游 》(Borrowed Time)

导演: 蔡杰

监制:关锦鹏

声音指导:刘琪 Bobo Lau

 

夏末最后一个台风,伴着婷的婚礼如期将至。母女二人最后的平静生活,被一场午夜失窃打破。

应母亲要求,婷从广州出发,到香港寻找二十年未见的父亲, 途中种种让她重拾模糊的记忆。八岁那年,在两地做水果生意的父亲忽然返港,自此杳无音信。

 

多年后的寻觅与重逢,父母婚姻的真相浮现,备受打击的婷遇到在香港进修的前辈鱼生,并在他的住处借宿一宵。久别重逢的两人,在老式唐楼中共度一晚,恍如梦中人。

 

2023年10月12日,制作周期跨度长达7年的影片《人海同游》在平遥国际电影展进行了首映,该片今年备受瞩目和赞誉,同时入围了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及平遥国际电影节【藏龙】单元。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声音部分受到了广大影评人的赞誉,它使用声音去包裹画面,让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Shure产品有幸参与了本部影片录制,也非常荣幸采访了本片的声音指导Bobo Lau刘琪先生。

刘琪

Bobo Lau

岭南声音指导

作品包括《人海同游》、《棒少年》、《一日游》、《好友》、《裂流》、《浪漫的断章》、《去看大海》、《天下乌鸦》、《气泡》、《跑跑跑》、《风筝》、《小晖和他的牛》等等,并曾参与多部国际电影制作与各种录音设备的软硬件开发工作。

 

曾获奖/入围各大影展,包括戛纳、柏林、伦敦电影节、华沙电影节、西南偏南SWSX、釜山电影节、红海、罗德岛、金鸡、平遥电影节、上海电影节、香港HAF国际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影展、南方影展、泰利奖等等。

 

同 期 声 篇

谈到电影声音制作,同期声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率先在采访的开始就与刘琪老师针对本部电影的同期声部分,如:同期声的使用比例、影片拍摄过程中同期录音所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刘琪老师也非常热心地为我们进行了解答:

这部影片于21年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完成拍摄,22年开始后期制作工作。

关于同期声的部分,影片中的整体同期声利用率还是蛮高的,剪辑时的声底大约在90%,但由于分段拍摄的复杂性和项目时间跨度较长,所以难免会有需要现场ADR补录或者改台词的部分。而且每次拍摄的设备,包括摄影机和录音机都有不同,我们在后期时也做了大量的匹配和调整。

至于拍摄过程中同期录音部分我觉得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去想象和观察人物和故事,包括在文学上对剧本的深入解构。另外就是现场不确定因素太多,有很多转瞬即逝的声音需要我们尽力去抓住机会冷静录制,感性运用。

 

录音设备的选择与运用

 

请问您在本次拍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录音设备?

为什么选择这些设备?

这次因为是分段拍摄,我们的录音机主要是用ZAX和SD轮换,有时候小分队会用到mixpre和zoom,甚至会在小DV上安装小shotgun。另外就是想尝试更好地捕捉人物的真实状态营造一个更大的表演空间,尽量不让演员感知到镜头和话筒的存在,所以使用了大量的无线设备和隐藏式话筒。

主要使用的无线设备是Axient Digital ADX5D双通道无线接收机和AD3直插式无线发射机,在无线话筒上用得较多的是Twinplex的TL系列微型领夹式话筒,包括TL45、TL46、TL47、TL48。

无线设备使用在哪些情况及演员?

大部分时间演员都是要佩戴无线话筒的,因为常常会在“试戏”的时候尝试拍摄,捕捉一些演员最自然真实的状态,这时无线就显得很重要啦。有时候会在现场也会把AD3发射机摆在演员旁边对准演员(镜头死角),然后假装很休闲地离开。

接着就是“试戏”,我们假装整理一下设备挠挠头之类的,其实已经在拍了,因为我们的摄影机拍摄时不亮红色提示灯,而且监视器也没有打开信息图(不显示rec图标),我和助理们只能盯着摄影指导黄树立的手指,大家用各种奇怪的眼神交流,或是手语唇语,总之非常有趣,最后我们还发明了几种奇怪的手势。

有时候工作人员互相看着对方都不说话笑眯眯的,再看一下旁边的人,也是笑咪咪的,像柴犬,这时候后其实我们已经在拍摄了哈哈。最后要感谢可以让时空倒流的预录功能。

录音环境与技巧

 

在拍摄过程中,如何应对不同的录音环境?

刘琪老师给出了以下解答:

在香港拍摄室内场景时,因为屋内空间很小,我们的造雨水泵机只能摆在室内阳台处,离现场较近,大家也想了各种办法去减少水泵减少噪音,有一定的效果。如果觉得某个镜头噪音过大,会趁演员状态还在的时候关掉水泵机立刻补录一条干净的素材保底。

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录音技巧来确保录音质量?例如,如何避免回声、杂音等。降噪是如何处理的,无线高频是怎么修的?用工具修还是手动修?


👉关于录音技巧主要就是到处藏话筒然后跟每个人说“不知道什么时候roll的啊,你们安静点啦,别走来走去啦。矮油!这个空调遥控器归我管理了“之类的。我觉得这些是提升质量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哈哈。还有就是接收天线前面不要站人挡信号、提前试好各种服装的无线安装方案也蛮重要、提前调试好每场戏的发射机电平避免暴音。


👉在室内的话控制回声我们只能利用屋内的一些元素,譬如控制话筒跟声源跟墙面同一轴线上的3者的距离比例,避免过多的低频驻波反射被录制。或者中高频太多了会考虑搬些大的毛绒物放在现场吸收中高频,中高频不够的话会考虑用一些哑光硬材质的东西反射一下。


👉在后期的同期声编辑时基本全部使用RX大量手动精确调整,包括频段和分区域的动态处理,还有杂音消除,另外在RX内部加载了相当多种类的Vst插件进一步对同期声进行一些优化。

 

在拍摄过程中,是如何与导演沟通以确保录音效果符合导演的预期?后期制作会不会和导演有分歧?

 

沟通算比较顺畅,因为大家都是在广东长大的,对粤语文化和环境的认知都很相似,在拍摄过程中也录到了一些很有趣的素材,一起沟通后感觉可以放在某些场景里,最后出来的效果大家也比较满意。

 

在包括设计一些场景的时候都比较同步,挑战最大的其实是我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持续讨论声音的过程中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想将整个片子的声音底色做成像是在海里飘荡起伏的感觉,包括各个段落的衔接、角色的情绪铺垫,在全片声音节奏上做相应的设计。


👉另外就是与雷光夏老师在配乐创作上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去不断调整,让声音和配乐获得更好的融合以及更好的渲染人物的感情,包括电影空间里描述的时代情感。

 

声 音 亮 点

这部影片声音包裹画面进行展开,可以说本身声音就是这部片子的亮点之一,作为这亮点的生产者,刘琪老师也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进行了解析:
其实《人海同游》的声音制作最难的地方是要在写实与主观心理间做一种高度平衡,这种平衡不是刻意的、不是粗糙的,而是以一种极精细、一种浑然天成状态,在真实的声音写作下更进一步地做到超越真实的内化心理呈现。

整体的声音制作上花了很多时间去尝试且不断调试各种细节,首先是还原真实氛围和细节为主,在沉浸和包围感上花了不少功夫,包括要重组非常多的现场环境素材和音效,然后再在这个基底下去把各种有可能与心理主观表述相关的声音单独宅出来做特殊处理。

需要把所有细节藏在真实空间里,不断把握和修改心理空间的“度”,举个小例子,譬如连续不同的车流经过遵循着某种“呼吸”感,每一下声音的长短间隔都会反复调整,还有就是整个氛围搭建是在环绕声的空间建立的,内容的多少也会根据主要台词的反方向进行填补(不会让所有声音信息都集中在某个空间方位里,特殊需要除外),如何创作画外声音元素以填补整个电影空间也变成了每一场戏的设计重点。

制作时印象比较深的是片中的雨戏(因为调了很久),当台风下雨时其实雨点落在窗户上其实是被一阵阵风刮上去的,这些也要根据人物的状态一点点的去调试,甚至还包括一些窗户缝隙的漏风,这些细节都没办法通过单一的下雨素材去制作,必须是一点点去设计风的方向和整个声音占空间的节奏和比例,这些细节都要一点点慢慢弄才可以。

其次就是一些关于声音表达的段落其实也需要在真实的框架上加入新的创作而又尽量不出戏,难度也挺大,很多段落都调整过非常多次,最后也尽力去达到一种平衡舒适感。最终整个声音编辑工程大概接近600轨。另外就是有一段较大胆的全场净空,这个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段落,我和导演蔡杰都一致认为这一时刻无限延伸了观众和电影、文本的解读空间。每个观众都可以与屏幕共同完成一种独特的体验,多意且浪漫。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拍摄的时候听到一帮小孩子在玩,然后顺手就瞎录乱录,结果其中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我们在后期听的时候觉得太有意思了,于是就加在了某个场景里作为画外音,结果效果出乎意料,后来就想如果当时没roll就亏大了哈哈哈,录音和回放就是有这种穿越时空的属性,挺神奇的。

 

对行业的期待与建议

在采访的尾声,我们也请刘琪老师分享了,

他职业生涯中的启发和对行业的期待与建议:

关于电影录音行业未来的发展,我觉得可以将更多后期的概念带到前期,这样也可以把更多的前期录到的东西带去后期。这样它更像一个整体,减少割裂感,其实也是一种发展方向。

譬如说在未来如果每个演员都可以与话筒与镜头之间进行定位关系的标记,甚至是记录pan law信息,那么在录制一场戏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些自动化控制的内容直接带到后期的工程里修改会减少很多工作量(因为偶在后期写巨量的自动化声像控制已经写傻了),前期就会变得更重要也更有趣。

另外就是如果未来发明了一种可以录脚步声的微型话筒又或者可以根据画面检测脚步声落点的插件那就太好了,后期有时候贴脚步会贴到晕厥…

如果是刚入行的年轻录音师呢要记得录音师好坏其实是一个综合的能力,有时候录到什么,录得怎么样,录到的东西用在哪里,如何结合,这些可能是更多需要锻炼和考虑的问题,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工人,应该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每次拍摄总能学习到一些东西,慢慢累积就足够。

非常感谢《人海同游》声音指导刘琪老师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这部影片声音制作背后的故事,以及Shure设备在其中的应用。期待未来刘琪老师带来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为我们带来视听盛宴。

 




文章素材来源:舒尔     编辑:温情
网友评论
更多企业访谈>>
诺音曼 KU 100 幕后的他: Stephan Peus 专访 真正面向未来的功放平台&新的行业标准——Powersoft品牌及合作总监Francesco Fanicchi 2023 IFC china专访 专访——森海塞尔商务通讯大中华区销售和市场总监赵小川 领军者的前瞻性和德国制造的突破极限 《第一财经》专访丨音王集团在严峻疫情下领航担使命 微访谈 | 疫情常态化,企业如何破圈突围,逆势生长? 对话塞宾科技CEO张德明 体验声学科技魅力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音响资讯 | 本站动态 | 付款方式 | 关于音响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音响网 国际域名:www.Audio160.com 版权所有.1999-2023 深圳市中投传媒有限公司 .
邮箱:web@audio160.com  电话:0755-26751199(十二线) 传真:0755-86024577  粤ICP备05041759号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听学院-商家论坛群: 视听学院-商家论坛